「本文来源:浙江法制报」
见习记者邱锦
15日下午5点,浙江省*府新闻办召开第89场新冠肺炎疫情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通报了疫情最新情况。自12月14日下午4时到15日下午4时,我省宁波、绍兴、杭州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7例(其中,宁波7例、绍兴48例、杭州2例),无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自12月5日以来,到15日下午4时,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不包括转为确诊病例的数量,下同)。其中,宁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2例;绍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杭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1例。
迭代升级防控措施
孙黎明提出,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将围绕“不外溢”“降总量”“早清零”目标,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和执行体系,落细落实“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防控工作机制,迭代升级重点关口、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以最快速度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用最短时间彻底扭转战局、掌握主动、赢得胜利。
进一步落细落实人员流动严控机制。严控跨省出行,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人员严格限制出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其他县(市、区)人员非必要不出行。严格跨市、县(市、区)出行管理,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加强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和因私出行管理,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发热病人、健康码“*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进一步落细落实人员聚集严管机制。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活动数量和规模,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倡导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并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进一步落细落实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严防机制。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民宿、学校、建筑工地和监管场所等重点单位、公共场所防控工作,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抽检,严格落实“戴口罩+亮码+测体温”等防控措施。疫情期间,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探视人员进出。
进一步落细落实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严格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强化发热门诊(诊室)、药店等的“哨点”作用,严格落实对具有“十大症状”等可疑病例患者的闭环管理要求。做好口岸地区、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涉冷链等相关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收集多渠道预警信息,提高信息研判和预警响应的及时性。
进一步落细落实人、物、环境同防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的有效成果,加大对人员流、物品流、信息流等的监测力度,强化“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措施;增加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通风、消*等措施频次。改造储备一批符合要求的集中隔离场所,建立备用集中隔离场所清单。多渠道教育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少聚集”,不断提升科学防护素养。
上虞目前情况如何?
自12月15日8时起,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城南社区、恒利社区和曹娥街道振兴社区、银河社区、大通超市(舜杰路店)五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上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金山中通过视频连线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上虞全区的生活物资保障非常充裕。疫情发生后,省市区各级高度重视,绍兴市委市*府亦对物资保供做了统筹,由5个兄弟县市对口支援,上虞也通过市场化采购的方式多方采购物资。目前,上虞全区库内储备的生活物资达到1.5万份,防疫物资万件,累计发放各类防疫物资万件。但由于分配数量大、时间紧、配送人员紧缺,导致有时出现配送延迟的情况。
上虞在实行交通封控的同时,也注意居民的关切、急需和必须,如居民生病需外出就医,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行审核登记,由社区工作人员到乡镇、街道、居委办理通行证,就医过程中安排专程专车接送。针对急病、重病等特殊情况,还开设了“特别通行”,加强急救力量,确保百姓就医方便。
另外,上虞正在加紧施工搭建临时隔离观察点,全区将建设3个板房临时隔离点,数量超过间。
确诊病例救治情况如何?
“目前,病人都在集中隔离病房救治。宁波的病人相对打过疫苗的较多,病情也较稳定,只有1个比较重一些,经过救治已明显好转。绍兴的病人病程时间有长有短,现在大部分病人是在一周左右,所以会密切观测,病情基本上稳定。绍兴的病人年龄偏大的较多,感染途径是酒席聚餐、菜市场和超市等。根据以往经验,这些病人在两周左右可能病情会变化,浙江省专家组每天跟当地连线,当地也集中力量进行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