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保卫靳庄,保卫父老乡亲,保卫河南乡村中国
TUhjnbcbe - 2022/3/8 13:47:00

扛惯了摄像机的乔彦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用手机拍出来一部竖屏的纪录片,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在前期没有策划过唱词和脚本。有的只是河南农村一个个普通人在疫情下的点滴生活。

片子在网上被冠以“中国首部抗疫题材纪录片”之名,但时长只有16分钟。

更让乔彦杰想不到的是,他返乡过年期间用手机拍下零零散散的画面,经过剪辑后会在网络上产生巨大影响,还被央视和新华社点了赞。

这是一部啥样的纪录片?

初白丨文

01

视频记者用手机记录下

乡村抗疫的16天

内容有多真实?

前几天刷微博刷到了一条十分魔性的视频。

两个戴着口罩的老太太坐在自家大门前面晒太阳,中间隔着目测两米的距离。

拍摄者问:你为啥戴口罩啊?

老太太回答:怕传染包虫病。

且不管包虫病是个啥,单是两人正宗的河南话就有点魔性了,瞬间让人想起村支书的大喇叭喊话。

对话的画面跳过最后一帧,屏幕上出现“保卫靳庄”四个红色的大字,更提神醒脑的是,BGM竟然是豫剧。

在片子里,频繁出现村口封路的大土堆、村长直接在大喇叭用方言开骂这些简单粗暴的抗疫画面。

所有看过片子的人都会给出两字的评价——真实。

再长一点,就是“这不是俺村么?”

的确,这部只有16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了从除夕到元宵节,靳庄人抗疫的过程,但同时,它更像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年河南乡村经历过的苦难,以及河南人的坚守。

拍摄者叫乔彦杰,安阳市内*县梁庄镇靳庄村人,就是片子《保卫靳庄》的那个靳庄。

他是视频记者,先后供职于《南方都市报》和《梨视频》。

对于被疫情困在老家的乔彦杰来说,记录疫情中的老家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我一直想给我们村拍一个片子,河南的每个乡村都值得拍成片子。”

对家乡的热爱,和职业素养产生碰撞,这就是必然。

只是,他想拍的主题是农村人的家长里短,比如闹矛盾的时候如何鸡飞狗跳。

戏剧冲突是够了,只是家丑不好外扬,没人愿意让他这么拍。给老家拍视频的计划就这么无限期的拖延了。

而年初中国遇到的这场灾难,彻底把乔彦杰困在了自己的家乡。

“我是记者啊,虽然去不了武汉参加报道,但我想记录这段历史,记录这次灾难。”

恰巧,村干部的大喇叭喊话给了他灵感,乔彦杰随手拍了一段视频记录村里卫生院的医生入户量体温。

这个几分钟的小片段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大家怂恿他接着拍。用这种角度切入家乡,乔彦杰也觉得新奇。

从除夕拍下第一个片段,到元宵节,隔离、封村、村口值夜、无人机消*、禁止祭祖拜年……

离武汉多公里开外的乔彦杰,用手机记录了靳庄抗疫的十六天。

这就是偶然了。

02

17个小时的素材

浓缩成16分钟

选择用手机拍摄,看似“闹着玩”,其实根本不是。

对乔彦杰来说,网友说片子真实,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只有经历过整个过程,才能明白,想要在农村拍一部纪录片,真实,很难。

他的拍摄对象,也就是他的乡亲们,是一群老实本分的农村人,他们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经历过什么大场面,或许也不知道单反是啥。

就像开头的老太太,不知道新冠肺炎是啥。还有聚堆儿剥花生不戴口罩的妇女,张口闭口一副生死有命的态度。

如果用长枪短炮对着她们,可以想见会是什么后果。

可是,即便乔彦杰放弃了专业设备,在举起手机之初,也是困难重重。

乡亲们一看见他拿着手机对着自己,马上躲开了。尤其是一些妇女,会三令五申地发出警告:哎呀,你不要拍我。

破解之道也很简单——刷存在感。乔彦杰每天在村里溜达,跟不同人聊八卦。

“先不拍,跟他们聊天,聊了很久甚至几天之后,才拿出手机,装作若无其事地拍一些东西,然后才慢慢把手机对准他们采访,这样就自然了很多。”

聊得多了,混得熟了,他再把手机掏出来,拍摄对象也就没啥感觉了。

从除夕到元宵节后,乔彦杰拍摄了长达17个小时的素材,而最后的定稿只有16分钟。可以想见那些没有拍上聊天内容,只会更长。

乔彦杰很苦恼自己少录了很多金句。

剪桃树枝的大哥,女儿在濮阳当护士,向单位递了请战书,但是未被批准。

大哥一脸真诚地说:我不愿她去,我肯定不愿她去。

乔彦杰说,他在拍摄的时候问大哥,你女儿报名去武汉,你们家里人是什么看法?

大哥说,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知道以后一家人都骂她。

遗憾的是,这段素材没有录下来。

03

疫情打破了河南乡村原有的秩序

也让人看到了乡村的希望

在片子里,你会看到这场疫情给原本的乡村生活秩序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最大的冲击就是打破老规矩。

大年初二,原本是女婿上门的日子,内*各村封村,千百年传续的“迎婿”习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广播时,发布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拜年的吉祥话,而是非常严肃的宣布“今年过年不准走亲戚”,号召通过电话拜年。

有人架不住面子,不好直接拒绝前来的亲戚,干脆直接在大门上用粉笔手动画上封条,委婉谢客。

这样的场景,在以往任何一个大年初二都是看不到的。

几天后,村里的张兰起病故了。

他是五保户,无儿无女。这种情况,搁到往常,也是要通知兄弟姐妹来帮忙操办葬礼的。

但非常时期,不能大办丧事。村干部决定,只在村里找十来个人帮忙。

出殡这天,靳庄还下着雪,没有哭丧,没有唢呐班子,没有灵棚,十几个人披着孝服,抬着棺材,走在白茫茫、静悄悄的天地之间。

死生亦大,但张兰起的最后一程走得十分寂寥。

但反过来说,通过这调视频,我也看到了这样一群没怎么见过大场面的农村人,胸中依然装着格局。

镇上搞批发的小老板,从前只给超市送货,不做散客的买卖。但特殊时期,只要有人需要柴米油盐,打个电话,他就开着面包车给送到村口,还不要运费。

乔彦杰问他,那你送货还搭着油钱呢。

小老板不假思索回答:现在非常时期,咱都不说那个了。

大年初八开始,*员和村干部轮流在村口蹲点。

凌晨的温度常常在零下,村口的卡点只是一座简陋的帐篷。没有人推诿,也没有人溜号,排着谁,谁都会老老实实交接班。

尤其是邻村出现了确诊病例,村民其实心里清楚,守住了卡点,就是守住了家园。

自身生意也不好做的乡村超市,给检查点送去了水果、纯净水、和速食品。热心村民也自发捐款用于村里的防疫。

乔彦杰他爸嫌家里孩子太闹腾,想让他们调整作息,恢复到放假前的生活节奏,在学校什么样,在家也什么样。

孩子们说在学校早上要升国旗。

乔老爹用竹竿做了国旗杆,绑上小红旗。第二天,几个孩子有模有样的举办了升旗仪式。

旗手卡着音乐节奏有条不紊在最后一句“前进进”时,把国旗升到了最高处,其他几个少先队员也一脸严肃的注视国旗,敬礼。

正月十五晚上,村里挂起了彩灯,村民拜祖宗拜神仙还不忘了说一句,保佑咱村度过疫情。

麦苗早已返青,春耕已经开始,没有什么坎儿是迈不过去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推荐阅读地图炮不再向河南开炮,你可曾想过,骂谁都不能骂河南人?河南小村11户人家5天自燃30多次,专家尚未找到原因,并不稀罕豫记·甄选河南好物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豫记好物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卫靳庄,保卫父老乡亲,保卫河南乡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