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美在何处
四川省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展评活动已经缓缓落下了帷幕。在与这些乡村教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着他们坚守的力量、奉献的精神、奋进的情怀和探索的勇气。
乡村教师究竟美在何处,透过下面的几个故事,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乡村悄然发生变化的原因,能够理解他们执着坚守的意义,能够展望未来乡村孩子的美好明天。
01
乡村教师美在何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遂宁市射洪县最北端金子山深处,有个叫天仙学校双庙教学点的地方。那里如今只有5个孩子和*小林一个老师。
年,*小林和妻子严云春又接纳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的脑瘫孩子——小超评。
几年来亦师亦父的教导,几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几年来日日夜夜的牵挂,小超评虽然不能表达更多,却都铭记于心。
年,小超评的母亲要接她回城就医,这个可怜又幸运的孩子在操场上放声哭泣。她坐在轮椅上一次次回头张望,用嘶哑又笨拙的声音喊着:“*老师,再见。*老师,再见……”而此时,站在远处的*小林,早已潸然泪下。
在乡村学校,还有许多像小超评这样可怜的孩子。他们有的饱受病痛的折磨,有的远离父母,留守乡村,有的家庭拮据,生活艰难。
老师,对他们来说不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更是父母、是朋友、是最亲近的人。是*小林、傅介芳、严开地、洪家友等等这样的老师用无尽的关爱和陪伴,让乡村的孩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乐观坚强地面对未来。
02
乡村教师美在何处?
传承是最温暖的承诺
在达州市大竹县尖山村小学,蒋胜丰接过父亲蒋允高手中的教鞭,一干就是38年。被他的信念打动,妻子杨学芬也毅然留在了尖山村,与他办起了夫妻学校。日复一日,他们将平淡的故事写成了传奇,用从未中断的爱与承诺铺就了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乡村教育,是乡村孩子的希望,乡村教师,薪火相传。从父亲到儿子,从丈夫到妻子,同样的情怀,同样的使命。正如蒋胜丰所说,学校操场上冉冉升起的国旗,是他对这个小小村庄无声的承诺,这份爱与希望将在传承与坚守中延续。
03
乡村教师美在何处?
实干是最有力的守护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四郎泽登老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防治包虫病的校园策略,还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孩子们把防病知识带回家。在他的努力下,俄多玛乡中心校成为石渠县的健康基地,孩子们用上了干净的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整个石渠县的卫生情况都发生了改变。兄弟区县纷纷前来向四郎泽登学习经验,“石渠模式”给更多的牧民带来了健康。
我们常说,教育可以改变社会。
四郎泽登老师用自己的实干和探索为我们证明,教育不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更是在为美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是四郎泽登、周太科、杨学伟、余明安等等这些老师,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孩子们的明天,以豪迈的气魄拥抱乡村的未来。
04
乡村教师美在何处?
创新是最光荣的使命。
乐山犍为的杨俊容老师,自年起便开始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留守儿童”到“艺体教育”,她在研究中推动乡村教育走向内涵发展。
巴中南江的李稚老师,在网络才刚刚接入学校的年,就敏锐地捕捉到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信息,给村小的孩子带来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资阳安岳的李良老师,长期坚持“科研引路,教改助教”,去年被评为全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如今他正积极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专题研讨、送教下乡,使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在活动中树立了新的理念,展现出新的风采。
乡村教育要改头换面,高质量发展,唯有依靠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不仅在学习,更是在创造,用科研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用自身的成长给乡村孩子带去更优质的教育。
陪伴、传承、实干、创新。沿着蜿蜒的路,这些最美的乡村教师向我们走来。
再详细的回顾,也不能说尽他们的无私奉献;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传递他们的赤子之情。
在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教育报刊社一直把目光聚焦乡村教师。
作为媒体人,我们要大声地说出他们用汗水写成的故事,我们要深情地诵出他们用眼泪写成的诗篇,我们更要与大家一同注目他们用心血描绘的画卷。
为了孩子们清澈的目光,为了乡村美好的未来,最美乡村教师,正步履坚定;在新的时代,走上四川教育的鼎兴之路,我们将一同前行!
END
撰文
陈敬
图片丨宋良友
编辑丨陈敬
校对丨唐虹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