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社交文明加强公共卫生
记者在成都马鞍路片区走访发现,1个多小时内有17位市民带狗出行,其中13位拉着牵引绳,4位没有
狗随处排便很容易形成卫生安全隐患。包虫病就是通过犬类的肠道传染其他动物和人的。牵绳和清便缺一不可
成都一小区设置宠物公厕后,相关投诉数量大幅下降
每天傍晚,成都不少街道和小区都有遛狗的居民。
3月下旬,针对疫情暴露出社会交往中的公共卫生问题,我省启动了“倡导社交文明加强公共卫生”倡议行动,从10个方面提出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今天,我们将目光瞄准“豢养宠物守规则,拴绳清便见公德”。
不牵狗绳的情况依然存在
记者随后在成都马鞍路片区走访观察,1个多小时内发现了17位带狗出行的市民,其中13位拉着牵引绳,4位没有。一位表示牵引绳坏了,“新的已网购,还没到货。”另外3位则表示自己的狗从来没有咬过人,不牵是因为“信任它”。
天色将暗,正在散步的市民李玲蔚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不牵绳的狗狗一旦受惊,也会乱跑或咬人。”李玲蔚说,自己就曾被突然跑出来的狗吓到过,狗主人虽然道了歉,但是自己却在原地缓了好一会,“牵绳、清便,这样遛狗才文明。”
宠物公厕成为一种创新
“建议遛狗时随身带包湿纸巾。”范小虎说,用湿纸巾把狗便包住捡起来,丢到指定地方,“但基本操作原则还是不要随地排便。”
对此,成都有一些小区开始探索尝试。
“现在不担心娃娃踩上狗便便了。”4月14日傍晚,成都市府青立交旁一小区内,市民于丹说起年初小区里出现的宠物公厕,不由点赞。
这种宠物公厕由一排木桩围成,中间铺着沙土。木桩旁有个绿色小“邮箱”,里面放着宠物拾便纸和拾便袋。“每天都能清理不少狗便便。效果也越来越好,现在关于踩到狗粪便的投诉也大幅减少了。”该小区物管负责人表示。
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傅艳:
“从这一问题上,可体现出对生命的态度。爱护宠物,应该给它一个被尊重的环境。”在傅艳看来,如果公众场合遛狗不牵绳,狗乱跑被撞、吓到小孩,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一来可能伤害宠物,二来可能引起纠纷。
傅艳一直倡导文明豢养并带头践行。她说,牵绳、清便,这些行为不仅是文明的体现,也传递了一种友善,让宠物收获尊重。“我也呼吁,在养宠物前,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能不能对宠物负责,能不能做到文明豢养。”
本期编辑:张雨婷责任编辑:胡志德
图文来源川报观察,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文溯源,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