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图为邓光洪(右一)到贫困户家里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今年两会期间,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说道。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其中,农村特别是“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的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高,是硬骨头之一。而且,越往后,健康扶贫的任务越艰巨,面临着消除因病致贫存量和预防因病返贫增量的双重压力。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各地尽锐出战,加强健康扶贫力度。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倾听一位在藏区帮扶的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舍了小家为大家
德格县两年的时光,对于邓光洪来说,是他40多年的生命里印刻最深的两年。期间走过的路,长过从前40多年的路。这样的奔波和行走,在别人眼里是艰辛;而在他的眼里,守住这条正道,就是“值得”。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景色壮阔,平均海拔米,高原气候,空气干燥,日照长,气温低,最低时达零下20.7摄氏度。农民经济来源单一,以牧业为主,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使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地方病也长期伴随着他们。
年6月,邓光洪所在单医院有派驻德格县帮扶的机会,他主动请缨。不过等他报完名,却遭到了妻子极力反对:“女儿刚上大学,她走了,你也走了,留下我一人,多寂寞啊。而且我听说那里结核病人比较多,多危险啊。”妻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她的处境和担忧,让邓光洪犹豫了。
然而单位派驻命令很快下来,打断了他的犹豫,他一咬牙,“只有舍小家为大家啦。”当年6月底,邓光洪便前往德格县,担任柯洛洞乡燃卡村驻村干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扶贫工作。
积极传播健康知识
燃卡村为纯牧区,有农户户,人,其中贫困户28户,98人。县上没呆几天,邓光洪便进驻燃卡村。他和3位派驻干部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一周才能到县城里洗一次澡。冬天冷得很,室内矿泉水都要结冰。“生活条件嘛,适应适应就好了,人都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周末嘛我反正也没地方去,倒不如去牧民家走走。大多数村民白天在外放牧,晚上才回家,我们的走访、调查、宣讲工作,也主要在晚上进行。”邓光洪说。
驻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28个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摸底,将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情况进行整理归档,做到数据清、底子明,还对每个贫困户做了卫星定位,为扶贫项目的落实提供精准信息。很快,村里人家尤其是贫困户的情况邓光洪都已熟悉,哪家几口人、多大年纪、在做什么、有什么病没有,都弄得稔熟。
在农民夜校里,邓光洪给村民传授各种实用知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感恩与孝道、义务教育法、冬季交通安全知识等。而他讲得最多的是疾病防治,如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包虫病、结核病、大骨节病的防治等。
重点宣讲疾病防治,不仅仅因为邓光洪擅长,更因为贫困地区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两年间,邓光洪授课50余场,涉及疾病防治相关内容的多达30余场。通过积极传播防病治病知识,健康观念逐步成为老百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协调土多去成都治疗
燃卡村的贫困户都是邓光洪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