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积极贡献中国力量人民健
TUhjnbcbe - 2023/12/28 12:1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第18批援中非医疗队于年12月抵达中非开展援助工作。一年多以来,医疗队以实际行动为中非数以万计的家庭带来希望和快乐,促进中非与中国之间的卫生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图为今年6月9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患者测血压。新华社记者罗毓摄

图为1月21日,在卢旺达首医院,由于手术室的无影灯出现故障,中国医疗队在手电筒的照明下,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新华社发

1月20日,中国第22批援卢旺达医疗队向卢旺医院捐赠了一批医疗和抗疫物资,包括医用防护服、一次性无菌手术衣、医用外科口罩等。图为中国医疗队队长彭际奎(左)和该院院长加希马·约翰在捐赠仪式上击肘致意。新华社记者吉莉摄

图为2月12日,中国医疗队在圭亚那中资企业荣安公司林区驻地为工人做检查。新华社发

图为9月10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右)向第31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瞿利帅(中)和副队长殷骏授奖。新华社发

*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交流持续深化,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为促进全球健康提供中国方案

十年来,中国不断推进卫生健康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全球抗疫合作,服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整体外交,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我们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地区开展医改、疾病防控、人口老龄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卫生健康合作成为大国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的重要议题。通过出访来访、技术交流、实施*策研究和开展合作项目,我们互学互鉴、博采众长,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司副司长何炤华说。

十年来,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年,我们与世卫组织共同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世卫大会主推并通过儿童安全用药、传统医药等多项决议,并牵头举办卫生体系、健康扶贫等多个主题边会;我国目前有5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获得了世卫组织认证;成功通过世卫组织疟疾消除认证,中国疟疾防控经验被纳入世卫组织技术指南;传统医学正式纳入最新《国际疾病分类》体系……这些举措都为促进全球健康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何炤华说。

从年到年,中国先后派出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多人次,全力援助西非疫区国家,控制了埃博拉疫情,成功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共享新冠病*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及时公开透明通报疫情信息,与全球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举办技术交流活动,还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专家组,毫无保留地和各方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积极推动建设“健康丝绸之路”

积极推动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援外医疗新亮点。“‘健康丝绸之路’是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何炤华说。

十年来,中国在周边国家开展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和妇幼卫生等务实合作项目。同时,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派出中国医疗队员,与非洲41国46家医院开展对口合作,在30多个国家实施白内障复明和心脏病手术义诊,累计诊治患者万人次,余人次医疗队员荣获中外的国家级荣誉。

“我们建立了公共卫生合作网络、热带医学联盟、包虫病防治联盟等平台,加强了和有关国家传染病防控合作。派遣了公共卫生专家赴西非、菲律宾、尼泊尔等国开展疫情防控和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和有关国家携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何炤华说。

从卫生发展战略层面的合作看,十年来,中国建立了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医院合作联盟、卫生*策研究网络等,并开展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计划,为有关国家培养卫生专业人才。

“同时,我们结合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性肝炎等科技专项,深化与相关国家科研机构在重大新药创制和疾病防治等领域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建立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联盟,提高相关国家健康服务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何炤华说。

授人以渔,是中国医疗援外的突出特点

一些国家医疗条件有限,工作环境也比较简陋,而患者病情却极为复杂,这就要求中国医疗队在援助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援助计划,不断克服困难。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了“八大行动”,其中之一是中非健康卫生行动。

为了落实中非健康卫生行动,中国在几医院试点建设项目,医院建设成为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以神经医学中心为特点的旗舰医疗服务机构。

“当时,我们设计了神经医学中心、创伤救治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远程医学平台建设以及几内亚医务人员到北京来培训学习等项目。”医院副院长、第27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赵兴山说,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医院运行良好,初步形成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医学中心,有时候还能吸引周边国家的人过来做手术。

据赵兴山介绍,非洲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导致他们在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停电是经常的事,只能靠应急电源和手电筒继续手术。还有停水。后来我们有经验了,就自备桶装水,先清洁洗手,再用消*液洗手,才能开展工作。”他说,“还会遇上医疗器械不足的情况,在保证安全和有效情况下,会采取其他办法替代,比如,对于骨折患者,内固定改为外固定。总之,大家积极行动,克服困难,保证任务圆满完成。”

授人以渔,是中国医疗援外的突出特点。在开展手术、医疗卫生知识培养等方面,中国医疗援外在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医疗援助专业性比较强,我们每支医疗队离开的时候把知识留下,把医疗器械也留下,为的是提高当地医护人员医疗水平。我们深知只有通过授人以渔的模式,才能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赵兴山说,

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加强交流培训,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开展手术施教、专业培训讲座、疑难会诊,提升几方医疗人员医疗水平;邀请几方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临床骨干来华学习进修;通过建设远程医疗平台,进行协同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医学培训和远程疫情应对指导等。

“就这样,通过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疗队的不懈努力,中国医生在几内亚广受欢迎,深受信赖,医院医院。”赵兴山说。

中医药从来没有缺席过援外医疗工作

中医药在医疗援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推拿等技术在呵护当地居民健康过程中广受好评。

“中医药从来没有缺席过中国援外医疗工作。”何炤华说,在年第一支中国医疗队里面就有一名中医的教师。目前,几乎每一支中国医疗队里都有中医,他们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为中医药“走出去”和提升中医药海外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海外的医疗队主要是以治疗颈椎病、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作为突破口,利用针灸、拔罐、推拿这些传统中医手段,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让受援国民众切实感受到良好的疗效,获得他们的信任。

比如,援助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的中医医生每天接诊患者达百人,中医已发医院的特色品牌。

“过去几年,我们在一些受援国合作建设中医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来搭建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中心。”何炤华说,比如位于马耳他的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已经被纳入了当地的医疗体系,相关费用可以由当地医保来支付。

同时,马耳他中医中心也吸引许多欧洲患者慕名前来救治,马耳他前总统乔治·阿贝拉称赞该中医中心是马中两国友好交往的典范。

同时,中国医疗队在当地还通过举办讲座、在电视台开设中医节目,促进当地民众对中医的了解。

马达加斯加中医中心开设了中医课程,让学员们现场体验中医的疗法,许多学员当场表示要学习中医,热情很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还组建和派出了首个中医抗疫专家组和医疗队赴柬埔寨开展疫情的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受到了柬方*府和民众的认可,而疗效也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何炤华说。(本报记者熊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9月20日第09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积极贡献中国力量人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