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玉树4月15日电题:北京援医青海玉树50年:从“北京曼巴”到“带不走的医疗队”
作者胡贵龙潘雨洁张添福周瑞辰子
“回看北京医疗援建玉树的这五十年,可以说,我们的帮扶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效果。”日前,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委委员马晨对记者表示。
北京市医疗援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历史可上溯至上20世纪七十年代,从“北京曼巴(藏语,意为医生)”骑马下乡问诊开始,一批批援玉医疗团队将帮扶向“管理+专家”的组团模式纵深推进,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初代援玉医生:牧民口耳相传的“北京曼巴”
年,为响应国家支援边远地区的号召,医院的医护人员带着手术器械、病床设备等,搬迁至当时“只有9间平房、7位医生、几只听诊器和体温表”医院,逐步建立护理部、手术室、放射科、病房等,开启了北京援玉医生扎根高原的生涯。
“从北京走两天到西宁,还不知道玉树在哪个方向,”医院的职工,据她描述,“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巴颜喀拉山,整整走了五天五夜才抵达。”
“我们骑着马下乡会诊,回来时要先把衣服挂在帐篷外面,冻得硬邦邦的,才能把虱子敲下来。”她回忆,尽管条件艰苦、语言不通,她和同事还是去到最偏远、海拔最高的牧区,靠着“望闻问切”的方法,与牧民们“零距离”接触、诊断治疗。
年,医院外科主任的陈国强,在如今看来“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三例脑包虫手术。“当时在玉树,陈老师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医院副院长达松回忆:“牧民们口耳相传,州医院有个‘北京曼巴’”。
震后重建:实现“板房中的蓝图”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年,玉树发生7.1级地震,北京医疗团队在临时搭建起的板房中重新规划建设医院。“整体设计、医院标准,医生们还制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北京援玉医疗队领队、青海省玉树医院院长郭勇介绍。
三年后,医院正式投入使用。“面积比从前大了7倍,扩充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科室数量由震前的22个增至41个。”在医院工作了30年的达松称,随着震后重建完成,医院迎来“质的飞跃”。
此后几年,医院充分利用北京专家等技术骨干力量,先后成立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等14个新学科,开设新病区、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至今,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医院。
“几代人步步维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终于实现了十年前板房中的‘蓝图’”。郭勇说。
听从援玉医生前辈的建议,外出求学归来的达松借鉴国内先进的脑外科手术方法,完成了玉树地区首例由本土医生主刀的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引流手术。
“当年援玉医生的藏族学生,医院的院长、科室带头人,”郭勇说,“培养一名本土医生不容易,北京援助几十年,终于为玉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今后要花大力气,解决基层的问题,”郭勇称,医院目前正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援玉与基层医生共同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加紧推进远程医疗会诊,加强对基层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培训。
“如今,援玉工作又进入新阶段,”郭勇称,“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帮助当地健全医疗服务体系,让最偏远、最贫困的牧民都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