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幼鸽的一种消化道原虫病。
病原
鸽毛滴虫为本病病原。毛滴虫寄生于上部消化道,在口咽黏膜的分泌物中进行繁殖,以纵向二分裂无性繁殖方式增殖。虫体呈圆形或梨形,有四条游离的鞭毛。肉鸽的口腔、咽、食道和嗉囊中经常有虫体存在。成年鸽常常带虫而不表现症状,因此常通过鸽乳哺喂幼鸽而直接传递。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
脐部毛滴虫,主要是附在鸽巢内的毛滴虫通过尚未闭合的脐孔,进人到鸽的脐部而发病。毛滴虫在成年鸽体内对其健康影响不大,有报道说80%的鸽感染有毛滴虫。幼鸽最易感染发病,尤其是1月龄以内的幼鸽,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80%。在年龄较小,黏膜损伤,饲养管理不善和首次换羽时,常会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
症状及剖检证明毛滴虫病的最早发病日龄为4~7日龄。病鸽出现流涎,涎水呈浅*色黏液状,咽颈部肿胀呈结节状,下颌外侧可见凸出,用手可摸到的*豆大小的硬物。后期出现吞咽困难,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吐噜吐噜”的声音,两喙闭合不全。
剖检可见病死鸽的口腔和食管黏膜表面附着有*色斑块或突起的干酪样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嗉囊黏膜粗糙不平,发生坏死、溃疡。肝脏充血、肿胀,散见小米粒至*豆大的*白色圆球形病灶。气囊也见炎症变化或坏死,腹腔内可见*色胶冻状渗出物。从症状明显到死亡3~5天。
诊断
据临诊所见鸽的口腔里有大小不-、界限明显的*白色酪样物时,可疑为鸽毛滴虫病。确诊需作病原检查,方法是:从患鸽咽喉部挑取少量黏液或*色斑点物,置于载玻片上,滴1~2滴生理盐水,用牙签轻轻调匀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若见有活动迅速、呈梨形或圆形的透明虫体,即可确诊。
此病应注意与鹅口疮相鉴别。鹅口疮病料在做涂片镜时,可见念珠菌呈酵母状及假丝菌,与毛滴虫形态不同。
防治
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幼鸽与成年鸽分群饲养,以减少幼鸽感染的机会;发病后,应及时隔离病鸽及带虫鸽,对鸽舍等环境进行清扫消*;全鸽场全面性用药(包括产鸽)。可选用灭滴灵(甲硝唑)0.02%饮水;滴虫净也有良效。还可用1:的碘液或0.05%的结晶紫溶液,或0.06%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1周,作预防和治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