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四川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决策部署,自年来定点帮扶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凉山州甘洛县,并承担四川省扶贫任务定点帮扶广安市岳池县,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百姓所需、*府所急、川大所能”,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创新构建教育、人才、智力、科技、医疗等精准帮扶模式,助力定点帮扶县成功“脱贫摘帽”。
凝聚力量,帮助甘洛县和岳池县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以来,学校总计支持甘洛县经费.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引入帮扶资金.余万元,直接采购农产品.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万元;培训地方**干部人、专业技术人员人,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培训甘洛医护人员人次;累计向甘洛县派驻帮扶干部20人。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甘洛在年底成为凉山州首批4个县之一率先脱贫摘帽,实现名贫困人口减贫、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31.88%降至0.11%。年底,甘洛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除定点帮扶甘洛县外,学校总计支持岳池县经费.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协调引入帮扶资金余万元;直接采购农产品46.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54.万元。累计培训地方**干部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并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培训医护人员人次。学校精准帮扶的安家坝村、红朝门村、石板坡村实现户人全部脱贫。岳池县于年4月脱贫摘帽,实现名贫困人口减贫,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8.9%降至0%。
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在国家相关扶贫考核中多次获“好”的评价;“医疗扶贫彩虹桥救助儿童先心病患者项目”被评为教育部第四届十大精准扶贫典型项目;在四川省定点扶贫工作表彰中,学校—年度连续荣获“四川省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学校扶贫办获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人荣获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名扶贫干部获“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1人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学校精准帮扶格布村年6月被评选为“凉山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7月入选《凉山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编》。
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汇聚扶贫工作强大合力。学校成立以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余校领导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副校级领导分管扶贫工作,下设定点扶贫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日常扶贫工作。坚持校*委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扶贫工作,每周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制度,健全部门、学院联络员制度和二级单位“一对一”帮扶机制,编制学校《进一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考核督查机制,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年至目前,校领导班子成员赴定点帮扶县开展扶贫工作59人次,其他各级领导干部及专家教师等余人次。
坚持教育为先,为帮扶县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学校立足高校扶贫特色,构建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教育帮扶体系。一是改善精准帮扶村基础办学条件。累计投入余万元,对村教学基础设施进行软硬件改造优化。建成约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依托远程教学平台实现村幼教点、培训室、*群活动中心与川大“零距离”互动教学。二是大力推广少数民族幼儿普通话教学,实施“语言扶贫”。将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起步时间从小学前移到幼儿学前阶段,实现3—6岁学龄前在园幼儿95%能流利讲普通话的突破性成效。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人才培训,累计培训**干部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减免培训费用余万元,逐步提升当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开展“控辍保学”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合作联动。邀请校友企业家与甘洛县联动帮助解决劝返学生难点问题,格布村因贫辍学学生39人全部实现劝返。
坚持医疗同行,不断拓展医疗扶贫广度与深度。学校充分发挥华西医疗资源优势和卫生服务优势,承担了21医院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任务。年以来,常规培训甘洛县级医务人员人,派出专家对名乡村计生卫生人员开展实地业务培训;通过远程教学等方式,累积培训甘洛县医护人员人次。与凉山州卫健委合作编印《乡村基层医生实操系列丛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行业资源整合。指导大病、疑难病集中诊治人次,开展门诊人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16例次,手术85例,义诊服务群众人次。
开展实施新技术11项,向甘洛县捐赠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医疗设备和器械价值逾余万元。分别在4个精准帮扶村建立标准化村卫生室4个。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吃紧、医疗资源急缺的情况下,向甘洛县支援防护服10套及一批红外体温枪,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向岳池县捐赠20支红外测温枪。通过远程会诊和教学系统直接指导帮扶县提升公共卫生防疫水平。
创新“医疗扶贫彩虹桥救助儿童先心病患者项目”,对包括甘洛县在内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义务筛查,已累计筛查儿童2.5万余名,募集救助资金余万元,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余名,扶持7支先心病介入手术团队,构建西部先心病筛查网络,实现“儿童先心病精准扶贫”全新模式,入选了教育部第四届十大精准扶贫典型项目。针对实地发现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肝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2.09%、死亡率高、全球罕见的现实,年以来持续加大医疗科技攻关,不断帮助当地医疗人员提高医技水平,大幅提高了当地肝包虫病的筛查率、治疗率,创造了肝包虫病治疗基本不出州的医疗成绩。年起,开始对口医院,率先建立了先进的以艾滋病同伴教育为特色的个案管理模式,建立了全州首家为HIV患者全方位服务的社区健康活动中心,建立科研团队、艾滋病防治研究平台,在“防、诊、治”方面开展合作,为HIV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还组团式医疗援藏援疆。派出13名干部赴西藏地区挂职,9名教师赴西藏大学进行教育支援;“一院帮一系”援助藏大医学院,帮助藏大建立口腔医学系,实现西藏口腔医学人才培养零的突破;对口支援和帮医院及口腔分院、西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其它藏族地区医疗机构,为西藏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医务人员人次,医院成功创建“医院”,有力地提升了西藏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年以来,学校共选派32名干部人才参加援疆工作,其中,27人先后赴新疆医科大学、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为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学校于年9月牵头成立了全国高校“健康扶贫联盟”,举办了首届高校健康扶贫主题研讨会。联盟的成立将为高校扩展组团式健康扶贫,提升医疗健康惠民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加大智力输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一是实施“1+N”人才帮扶。在选派1名县级领导和1名“第一书记”的基础上,积极选派经济、城市规划、水利、计算机、医疗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优秀干部,创新构建了1名县级副职+3—4名县局级副职+1名乡镇副职+1—4名驻村干部,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新模式。已累计向定点帮扶县派驻帮扶干部30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具有硕博士学历人员占80%,为地方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
二是协助做好县域经济新发展顶层设计。把脉“县域经济新发展”重点,组织专家帮扶甘洛县编制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等县、镇、村级专业规划个,撰写帮扶项目分析报告8份。撰写《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书》,帮助甘洛县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中央财*补助资金万元。
组织联合专家团队完成《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岳池长滩寺河污染初步治理方案》;指导编制《岳池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岳池县扶贫移民局十三五规划》。组织师生完成岳池县10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的抽样调查工作,形成了《岳池县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预评估报告》,高水平完成了岳池县委托的第三方预评估工作。学校划拨专项科研经费20万元,研究开发岳池县扶贫信息数字化APP系统,推进实现扶贫各类信息的动态收集、分析、汇总、督导等。
三是助力地方科学高效防灾减灾。年甘洛县遭受暴雨泥石流严重灾害,学校及时组织水利专家团队,投入资金万元,开展“山区河流智慧管理及防灾减灾平台”合作项目,帮助提升河流管理和灾害预警防控能力。年甘洛县再次遭遇“7·16”“8·30”暴雨灾害。学校筹集资金支援抗灾,组织专业教师赴现场开展心理疏导,选派专家指导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
接续奋斗,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捐赠余万元,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入企业和技术,培养致富带头人,陆续建设起“特色乌金猪繁育”“智能气雾培蔬菜大棚”“稻菇轮作种植”“香椿种植”“药用菊花种植”等乡村产业项目。同时,探索村集体经济“产业+商贸”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当地农产品企业、集体经济和消费者多赢。年格布村分红1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开辟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破冰之路”。投入50余万元产业专项资金,在石板坡村打造扶持川石综合产业园建设,引入“稻鳝共生”立体农业等高附加值项目,示范和带动片区老百姓通过“自产”方式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年6月被评选为“凉山州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7月入选《凉山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编》。
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以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为宗旨,通过学校后勤直接采购、设立学校超市扶贫专柜、开辟实体门店直销、举办现场和网上平台展销会等方式,直接采购农产品.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余万元。
回首过去,脱贫攻坚使命在肩,川大人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贡献了川大力量。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征途漫漫,全体川大人将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新的胜利。
素材来源: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