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协委员、医院院长李为民。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郭莹)“全国专科联盟已超过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未真正有效开展双向转诊,难以显著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协委员、医院院长李为民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在全国推广建立紧密的专病医联体。
分级诊疗是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医联体建设则是实现分级诊疗有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其中,专科联盟又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各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区域间补位发展模式,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但现实情况是,很大一部分专科联盟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真正有效开展双向转诊。”李为民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基于专科联盟的医联体结构较为松散,未能实现顺畅的上转与下转。各医疗机构间专科能力及亚专业分布情况各异,各特定疾病间也未形成紧密的医生合作与联系,双向转诊难以持续;其次,缺乏双向转诊的标准,未能根据特定疾病状况建立转诊指征。比如,针对糖尿病患者,没有针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转诊阈值,也没有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前后的转诊标准,是否转诊多凭借医生个人经验。
“在此背景下,以专病为抓手,深化医联体高质量内涵建设,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李为民介绍,早在年,医院就开始了医联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创新建立了华西五大医联体模式。其中,医院为实现区域专科水平同质化,于年启动学科联盟建设,目前已建立包括血液、心脏、急诊、精神等在内39个学科联盟。联盟通过“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医院的科室牵头组织,以对应专科为单元,制定区域内标准化诊疗方案,形成患者双向转诊机制。
针对前述问题,医院于年进一步启动专病医联体建设,在学科联盟基础上强化以具体病种为单元,目前已建立包括肺结节/肺癌、脑卒中、包虫病、肾移植、慢性肾病在内的5个专病医联体。专病医联体相较学科联盟合作更为紧密,从源头实现了区域内专病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基于上述实践,李为民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的提案,建议在全国推广建立紧密的专病医联体,统一专病转诊标准、统一专病诊疗路径、统一专病连续医疗。
具体来说,建议由专病水医院牵头制定专病双向转诊指标体系,形成专病医联体内针对特定专病的上转标准及下转标准。
医院组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探讨形成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指南与专病临床路径,并在各医联体单位推广应用,实现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与规范化分级协同管理。
建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实现“医院业务支撑制定诊治方案,医院治疗、康复、随访”的区域内专病患者全程连续管理。
“希望能通过专病医联体的建立,可以从源头切实提升区域专病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实现区域内专病患者诊治同质化、全程化、协同化,双向转诊落地见效,全面降低慢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李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