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许多农户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会发现大棚内经常发生病虫害,而面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大部分的农户在提及根结线虫的时候都会很头疼。
根结线虫本质上属于一种顽固性的土传病害类型,它能够在一年四季内繁殖于温室大棚中,与此同时还不断地去侵染和危害种植的蔬菜,凡是发生过根结线虫害的大棚。
轻则减产10%至30%范围之间,重则能达到减产50%到60%,有时甚至会直接导致全大棚的种植蔬菜全部死光或绝产。
根结线虫的危害除了可以直接威胁到大棚中的各类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之外,由于它还能够造成作物的根系出现一些损伤口。
所以只要是发生根结线虫的田间作物相对而言就更大概率发生其他真菌或细菌等类型的土传病害,自然而然就会加重大棚作物自身的减产程度,比如:根结线虫的存在其实正是类似于根腐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的重要诱发因素。
一、为什么根结线虫难以防治
根结线虫本身属于一类植物寄生性的线虫,它往往很容易就会引起所种植的植物根系形成一个根结,并促使其感染上其他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同样,它还可以寄生于多种不同的农作物上实现快速繁殖。
1、棚室种植管理
由于大多数的农民经常连年通过温室大棚来进行接茬种植各类易引发根结线虫的作物,进而就会导致棚室的土壤连年积累大量的虫卵,发病的情况也因此呈现出逐年增多和加重的趋势。
另一方面,有的农民会习惯在棚室内大量地使用一些杀菌、杀虫剂等农药,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得棚室中的土壤抗药性变得越来越强。
而且会让作物的根系土壤环境中所含微生物的日常生存环境被破坏,根结线虫病害连年发病,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状态。
由于种植的作物通常需要大量且频繁地予以施肥,尤其是使用那些未经过腐熟措施的农家粪肥或不合理的氮磷钾大化肥。
棚室内种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就会慢慢减少、所含有的微生物的活性与数量也会降低,这种变化恰恰就给根结线虫的快速繁殖与累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根结线虫的生理特性
根结线虫本身有着很小的个头,在其侵害作物根系的初期阶段,作物苗株的地上部分一般都表现出轻微症状,有的甚至看不出任何反应。
一旦发现地上部分开始有明显的受害症状表现出来以后,往往就说明此时的病害情况已经发展得很严重。
其次,正常情况下,真正危害到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主要是二龄虫,这一类的二龄虫不仅在侵染的速度方面非常迅速。
而且侵染到作物上并最终发育成雌虫后就可以实现一次产卵数百枚的现象,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繁殖一代只需要一个多月,同时它的侵染和繁殖都具有反复性的特征。
根结线虫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通过病土、种、苗及田间浇水、农事器具等方式来传播扩散,这对于病害上的防治工作而言非常不利。
二、根结线虫防治方法与理念
大部分的农民在平常的种植过程中普遍都存在“重治不重防”的错误防治理念;同样,在防治策略上来看。
仍有许多农民都坚信“不发病受害,就不用防治”、“发生后,靠药液喷打或灌根来防治”的错误防治方法。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药物类的防治虽然能帮助根结线虫的发病情况得到有效且显著的控制和减轻,但长时间的大量用药反而会导致根结线虫的抗药性有所增加。
另外也会直接损伤到作物的根系部位,还会使土壤的环境持续遭到破坏,最终不仅会促使药物的防治效果被降低,甚至药物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同时还会造成恶性循环。
1、正确防治方法
由于保护地的蔬菜种植呈现周年生产、常年连作的形式,因此必要的营养及生存条件包括温暖且湿润的环境正使得根结线虫常年为害。
2、选用无病土壤进行育苗
首先,苗床是根结线虫得以大量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丰产的基础就是要正确地培育出无病苗。
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要适当地去选用那些还没有种植过作物的新土,接着使用已经得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种植的底肥,种苗时要有意识地去挑选健壮且无病苗进行定植工作。
3、生物防治
面对那些根结线虫危害较重的地块,农民在种植蔬菜等作物的过程中要尽量增施含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微生物菌剂或肥料。
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得到很好的增长、蔬菜根际的土壤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蔬菜地根系逐渐变得发达健壮、瓜果蔬菜长势与健壮度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达到抑菌治菌、减少病虫害的目的,有利于防治或减轻根结线虫病害。
除此之外,在大棚蔬菜的种植施肥管理方面,农民应当尽可能地去多多增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这样的措施不仅可以培育出一些健壮的苗株、促使作物本身的生理抗病、抗逆性得到增强,而且可以促使蔬菜的根系、根皮组织变得更坚韧,有效去抵御根结线虫对大棚蔬菜的进一步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