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地记者水均益写好遗书奔赴前线,却背负了 [复制链接]

1#

-17

编辑

嘈坊

“将生死置之度外”是每一名战地记者的基本素质。

如果一个人贪生怕死,那么他绝不可能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哪怕他们身死异乡,都不愿意被别人嘲笑为“逃兵”。

年,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后,水均益的心情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他望向窗外的巴格达,街上几乎空无一人,虽然第一声战炮还未打响,整座城市已经笼罩在一片阴冷萧索之中。

北京打来的电话要求很明确,让他和整个记者团队立即撤离伊拉克,即便水均益反复强调不愿离开,对方的态度依然很坚决。

水均益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他甚至想过违抗命令,撕了护照继续留在巴格达,只要他还能接着报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最真实的战地情况。

但这个冲动的计划很快就被他否决了,他隐约猜到了那通电话的用意,此时的他已经是台里颇有名气的记者和主持人,如果他在战地发生了意外,那么受影响的人,可能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了。

他怎会不明白“大局为重”这个道理,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他缓缓站起身,开始收拾行李。

此时的他其实已经猜到了,这一回头,会让他背负“逃兵”的骂名长达十多年。

01.叛逆让他走上新闻道路

水均益出生于一个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

水均益爷爷水梓建立的宅邸“水家花园”,在兰州老一辈当中无人不知、不人不晓。

水梓派人引来山间的泉水、搬来广西的假山,在院里种植各种草木花卉,将占地百亩的水家花园打造成“西北小江南”。

然而,水家鼎盛时期的盛况,水均益也只能从父辈的口中了解一二。

年,水均益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他甚至还经历一家人穷得揭不开锅,顿顿只能吃苞谷面糊拌酱油的日子。

虽然物质条件一落千丈,但水家人的精神世界依然丰富。

水均益的爷爷水梓解放前曾任甘肃省教育厅长,非常注重培养子女的文化修养,水梓的八位子女,包括水均益的父亲在内,人人都是学霸高知。

水均益的父亲水天明,是兰州大学的外语系教授,在教育界和翻译界都颇有声望,水均益的长辈亲戚也多数都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少年时代的水均益也经历过一段叛逆期,尽管他也很敬佩家族的学识涵养,但他总觉得过于书生气,缺少一份刚勇无畏的血性。

他想要甩掉身上的家族烙印,走出家族父辈为他画好的舒适圈。

年,即将从兰州大学毕业的水均益,眼前有一条最简单稳定的路,那就是留校教书,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水均益起初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叛逆细胞占了上风,平淡安逸的生活并非他真正的追求,他要突破家族的无形捆绑,到别的领域大展身手,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于是他果断选择了走出校园、离开兰州,只身来到他心中最向往的首都北京闯荡。

走出校园时的水均益,也许只是听从了自己叛逆的少年心性,可他没有料到,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02.成为战地记者

来到北京之后,水均益顺利考进了新华社,成为了一名记者。

因为他毕业于外语专业,精通多门外语,常常会接到去国外采访的任务。

再者他出身于名门望族,见过世面有眼界,遇到任何大场合都能泰然处之,面对任何大人物都能做到态度不卑不亢。他的出色表现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青睐,频频对他委以重任。

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则纯粹是他自己的选择。

刀剑无眼、战火无情,谁也不能强迫一个人以身犯险,毕竟那可是战火纷飞的人间地狱,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付出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要冒生命危险去前线采访,最担心的一定是他的家人,所以他首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第一次去战地采访之前,水均益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如果家人强烈反对,他也许就会放弃战地记者的这条路。

为人父母哪个不担心孩子的安危?但水均益父母都是深明大义的人,纵然他们心里万般舍不得,也并没有阻拦儿子,反而鼓励他去追求心中的理想。

90年代初,中国主流媒体派出的战地记者,开始出现在国际新闻的镜头里,他们站在战火流窜的动荡中心,为国内传来一线报道,水均益就是其中之一。

水均益的名字开始在新闻界名声大振,许多人夸他是舍身忘死的英雄,称他是最勇敢的新闻工作者。

此时的他如何能料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一个万人唾弃的“逃兵”呢?

03.一年内的两件大事

年是水均益人生中的重要节点,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他的女儿水亦诗出生了。

女儿出生之后,水均益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请他给孙女起个名字。

水家是个书香门第,每当逢年过节亲人聚餐,大家饭桌的上的话题不是柴米油盐,不是热播电视剧和偶像明星,而是吟诗作对。

水均益侄甥后辈的名字,大多都是由饱读诗书的老父亲取的,引经据典寓意深邃。

然而还没收到父亲的回信,水均益就迫不及待给女儿取好了名字,父亲对这个名字也相当满意,他在回信中写道:“潺潺流水、浩浩流水,都是诗。”

看着女儿在襁褓中对他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水均益突然理解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寻求安逸的生活。拥有了家庭之后,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自己身体健康就是对家人负责。

他头一回在心里悄悄问自己:“我有没有必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呢?”

年,水均益人生中的第二件大事,是他成为了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30岁的水均益,开始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央台的电视荧幕上。

虽然并非播音主持科班出身,但他逻辑清晰思路流畅,普通话也完全没有口音,完全符合一名新闻主持人的必备条件。

从此水均益开始身兼多职,他不仅仅要坐在演播室里主持节目,提出自己一针见血的观点,还经常要去外景采访。

他并没有抛弃记者这个职业,遇到国外发生战乱,需要他去前线收集第一手消息的时候,他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就出发。

只不过,在女儿出生之前,他离家家门的时候从来不会犹疑。可当他听到女儿稚嫩的哭声,他第一次在出发前感受到了不舍。

但他只能狠狠心,摇摇头试图把女儿的声音从耳朵里甩出去,然而默默地把女儿的照片放进自己最贴身的钱包里。

04.背上“逃兵”骂名

年,水均益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战争一触即发,炮弹可能随时会降临在自己的头顶。

临出发的时候,水均益的同事老冀帮每人都投了一份保险,万一在前线不幸丧命,就能获得万的保险金。

万即使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年更是一笔超级巨款,水均益担心如果他突然离世,这笔财产分割可能会留下争议,于是他悄悄坐在书桌前,随手拿起一张A4纸,开始分配自己的遗产。

做好完全的准备,他才坐上了前往伊拉克的飞机。如果他能平安归来,自然是皆大欢喜,万一他在前线丢了性命,那也在意料之中。

水均益和同事已经在伊拉克待了一个多月,做了许多相关准备,然而就在战火即将打响的前一刻,他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要求他立即撤离。

接到这通电话,水均益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接受!”

身为战地记者,临阵脱逃堪称是最大的耻辱。他千里迢迢来到伊拉克,难道只为看一眼当地的风景、感受一下巴格达的风土人情?

此时的水均益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心里五味杂陈的他,打通了好兄弟*的电话,跟他发了一大通牢骚。

当时他正处在气头上,情急之下甚至想到了辞职、撕护照,只要让留在那儿,做什么都愿意。

*听完他连珠炮一般的激烈陈述,沉默许久的他终于开腔了。作为朋友他当然要阻止水均益做傻事:“如果你和电视台断了联系,身为新闻工作者你的消息不能传递出来,那你留在那里还有意义吗?”

他的话终于说服了水均益,挣扎再三,水均益还是选择了妥协。当他撤离伊拉克之后不久,他就得到了一个消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赶到了前线。

当下他的第一反应是欣慰,在前线还有他的同胞,能为国内传递战场上的消息。紧接着他又看到了希望:“既然她能进去,我就有希望。”

要重返巴格达继续做报道,可不是一件易事,他和同事带着设备冲回前线,完全是瞒着台里偷偷做的行动。

好在他在台里还有一个“内应”,那就是他的好兄弟*,*和电视台反复周旋,才争取到与水均益新闻连线的许可证。

几经波折,水均益的巴格达之行终于告一段落,这件事造成的“余震”却伴随了他很多年。

那段时间,只要打开网络论坛,就能看到人们对水均益的负面评价。

网友嘲笑他是“逃兵”,“堂堂男子汉竟然临阵脱逃”,“闾丘露薇巾帼不让须眉,比水均益这个懦夫强多了”。就连他后来重返巴格达,也被网友误会成他害怕背上骂名,才找的补救措施。

此次伊拉克之行成了水均益的心结,后来的他每次和好友聚在一起喝酒,总要借着酒劲为自己叫屈:“哥们儿,没逃啊!”

面对千夫所指,水均益百口莫辩。没想到几年之后,另一件事又让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言可畏。

05.妻子重病瘫痪,他却狠心抛弃?

年,水均益和相处16年的妻子王君离婚了。

在他看来,自己又不是娱乐明星,感情问题不必大张旗鼓弄得人尽皆知,因此他和王君的分手相当低调,低调到很多人都不知道。

然而三年后,一家媒体的爆料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该媒体称,水均益的前妻王君罹患重病,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床。而此时,水均益正在享受甜蜜的新婚,第二任妻子是比他小13岁的体育记者杨迪。

前妻王君的凄惨现状,和水均益如今的幸福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则爆料一经问世,水均益立即成了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水均益在网友心中的形象一夜突变,从冷静沉稳、睿智优秀的央视名嘴,沦落为别人口中忘恩负义、抛弃病妻的“渣男”。

对此,水均益并没有为自己辩解,就连他的自传《益往直前》里都只字未提。

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他心虚的表现,不提是因为不敢提。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是为了保护家人的隐私,不想节外生枝,打扰家人本该清净的生活。

水均益选择了沉默,女儿水亦诗的态度就显得尤其关键。由于水均益工作性质的关系,他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在女儿身边,水亦诗可以说是被妈妈一手带大的,理应和妈妈更亲近。

但父母离婚之后,水亦诗和父亲的关系丝毫没有受影响,甚至还欣然接受了继母杨迪加入到她的家庭。如果水均益真是一个狠心抛弃妻子的渣男,女儿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原谅他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一桩道听途说的坊间流言,纵然将这道题交给福尔摩斯,恐怕也只能交上一张白卷。

19年前,当人们骂他是逃兵的时候,水均益还试图为自己辩解,但很多人并没有相信他的解释。

多年之后,当他再次成为人们争议的对象,他选择了沉默以对,或许如今的他,早已习惯了被误解。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为民众报道事实、还原真相,入行近30年来,水均益一直在为此努力。但他也许没有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新闻故事里的主角。

公众人物是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有人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也许,受争议就是公众人物的宿命吧。

参考资料:

《春妮的周末时光:一往直前的兄弟水均益*》《春妮的周末时光:春妮家中话家风水均益携水家众亲属做客》《鲁豫有约——水均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