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孩被指偷文具轻生孩子,生命不该如此廉价 [复制链接]

1#

不久前,一名十岁的女孩前往文具店购物,被店主怀疑拿走文具没有付款,扣下她的课本,并在店门口公布她的信息。她承受不了委屈和因此带来的压力,于隔天早上坠楼身亡。

被疑没有付款的文具仅有三元多,一个小得在很多人都可能忽视的金额,却让一个刚刚如花开放的女孩断送了生命,令人痛心。

初听到这个事件,我一度为女孩不寻求家人庇护感到不解,然而看了女孩的家庭介绍,才发现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据当地网友爆料,这个小姑娘从小父母离异,爸爸在外地打工,跟奶奶相依为命。

她唯一的依靠是位头发花白的年迈老人,而这个年迈的老人,又怎么会懂得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孩子?

这样的事并非独个例,刚刚刷视频,又看见一个因申诉无效而殒命的人。

一名年轻女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冒名在平台贷款八十多万元,不清不楚出现巨额债务。平台人员多次上门催收。她多次申诉均被撤回。女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这不能不让人唏嘘,哀叹。纵然申诉无效,女子也不该踏上自杀这条路。冒名过程及贷款去向终归有迹可循,求助或报警,有很多路可走,她偏偏轻视自己,用生命去消解不明债务。

类似的案例,生活中时有发生。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确实不容忽视。

根据《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显示,我囯青少年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十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一部分是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导致,一部分是因突发事件无法排解或应激反应引起。

对生命缺乏认知,没有敬畏心理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

青少年不珍爱生命的主要成因。

第一,游戏中的死而复生或各种误导,让一些青少年对生命无知,将生命视同儿戏。

玩游戏在青少年中已很普遍,小学至高中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管束下,也许玩得不多,但周末或假期,还是有大部分人会接触到游戏。游戏很多时候成了青少年排解压力的出口。

人一旦进入游戏,很容易到达“忘我”的境地。不同的角色表演,可以英雄,可以坏人,随心所欲,打打杀杀。游戏的过程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发泄,也许打得血淋淋依旧勇敢,也许已被打死却因为一个机遇而重生。

脱离现实的游戏有时让人信以为真,尤其是年龄偏小者。

曾经发生过一对兄妹跳楼,哥哥十一岁、妹妹九岁,兄妹俩都玩游戏。跳楼的时候,哥哥对妹妹说:“《和平精英》游戏中,从楼上跳下没事。”于是哥哥拉着妹妹从楼上跳下。虽然侥幸捡回生命,但俩人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孩子的安全教育在游戏的冲击下成了空白。

虚拟的世界,让人对现实的真实失去依赖和情感。

第二,家庭的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不懂善待生命。

随着生育率下降,每个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们越来越备受宠爱。可以说,家长们对于孩子,基本是竭尽所能给予满足。

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柔软心。

看见过公园游玩的孩子,家长任由他们采摘花朵,践踏青草;也任由他们踩死小蜗牛、打死小动物。

网络上曾经出现虐猫的视频,手段极其血腥,而虐猫者,是一名学生。视频下方竟还有女孩留言:喜欢虐猫,喜欢听猫的惨叫声。

孩子这样的内心世界和所做所为,善待生命从何谈起?

对生命不够重视,自杀也可能成为可以用来发泄、对抗的行为。

有学生,因为手机被父亲没收,随即纵身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生命,留下痛苦哀号的父母。也有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或者委屈或者愤怒不甘,选择自杀身亡。

这些孩子在生命最灿烂的年华,居然因为一些在他人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轻易放弃了生命,令人惋惜,更让人痛心。

第三,家庭缺乏良好沟通,孩子没有安全感,轻视自己的生命。

一名女孩,经常目睹父母吵架,在他们的争吵中,女孩误以为他们是因为自己不是男孩引起,竟然留下遗书,希望他们不要再吵架,让妈妈再生一个弟弟,然后自己喝农药死亡。

一名男孩,因为母亲对他有高期望,他付出很大的努力,然而一直自认未能符合母亲的要求。在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绝望走上自杀之路。他自杀后,母亲痛不欲生。

这些家庭,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不善于表达,孩子读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看不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经常性自我贬低,并轻易陷入无助和崩溃状态。不看重自己,不看重生命,可能成了他们的心理常态。

教会孩子珍爱生命。

现在的家长大多知道要教育孩子学好知识、考上名校,但对于孩子应该进行生命教育却知之甚少,付诸行动更少。

家长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要从小开始。

首先,认知生命是珍惜生命的基础。

家长要通过带孩子认识各种生命,包括各类动、植物,让孩子知道生物的生长都来之不易,值得呵护和珍惜。同时要杜绝孩子任何对待生物不友好,特别是虐待的行为。哪怕对有害生物,如害虫,也要讲清楚需要消灭的原因和消灭的举措,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柔软心。

特别要让孩子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能够来到人世,是难得的荣幸和十分宝贵。要告知孩子,人生有很多美好的未知,只有往前走,不断经历,才会有更多快乐、幸福的体验。

其次,珍惜生命要从爱护自己做起。

家长要通过日常的引导、教育,让孩子明白:不管是被过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