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同是热爱三江源这个北京大妞有点儿特别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9150699.html

尹杭,地道的北京大妞。言谈间带着特有的京腔和北方女孩儿的爽朗。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是英国肯特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在自然之友开始了公益事业。年起,加入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事雪豹保护工作。年,尹杭成立了“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简称“雪境”)。

自打从事雪豹的保护工作的时候开始,她就长期驻扎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那原始的带有野性之美的自然景观、分布期间的各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都让自小在北京成长的尹杭深深为之痴迷。

在工作中她发现,被无数人敬仰的“净土”青藏高原,因为和外界交往的深入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在面临着来自经济、文化甚至是宗教等方面的挑战。

而藏区的“流浪狗”问题是雪域高原众多环境问题的缩影。

曾几何时,藏獒是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牧民们忠实的伙伴和守护者,骤然变成了一种“产业”,众多的老百姓都加入到了饲养、繁殖藏獒的行列。

“雪域神犬”,是传说中历经千辛万苦携带青稞种子到藏区的“恩人”,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商品”。

可是谁又能预料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产业”却毫无预兆的崩盘了,一如曾风光一时同样的突然。众多无力经营的养狗场留下无数无人看管的流浪藏獒,很多藏獒最终都难逃被弃养的命运。

这些被弃养的藏獒成了流浪狗。数量众多的流浪狗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为了探寻“人与狗”、“人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变化原因,并从中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案,年,尹杭成立了“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简称“雪境”),把工作重心放在“藏区流浪狗”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上。

藏獒由于体型大,生性又凶猛,成了当地人和野生动物的极大威胁。

藏区流浪狗具有攻击性。

具有凶悍藏獒血统的它们有时也会攻击人类,尤其是会对老人和小孩发起攻击。有些村子的流浪狗数量就达到二三百只,一旦全部攻击起人来,后果不堪设想。

有传染疾病的危险。

藏区流浪狗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可能致命的传染疾病,例如狂犬病和包虫病,而当地居民却普遍缺乏流浪狗传染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防瘟疫意识。

藏区流浪狗会掠夺濒危野生动物的食物与领土。

他们发现流浪狗会捕食鼠兔、旱獭等野生动物,而这些动物同时也是雪豹、棕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食物。曾有视频拍摄到流浪狗在和雪豹抢夺食物的画面。

更严重的潜在风险是,流浪狗也会给野生动物传染疾病。

在国外,塞林格提的狮子因为和狗接触而感染犬瘟热,造成众多野生狮子的直接死亡——这些都是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它们几乎没有天敌,加上极强的繁殖能力,导致流浪狗数量激增。如何控制它们的数量,就成了最刻不容缓的问题。

由于藏区不杀生的宗教信仰,数量庞大的流浪狗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捕杀手段来控制。即使流浪狗可能攻击人和牲畜,当地人仍然特别在意它们的生命。

当地人认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如果藏獒围攻雪豹,他们会帮助雪豹,但如果雪豹捕杀岩羊,他们也会帮助岩羊,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

流浪狗都咬人了,为什么不把它们杀掉呢?这是在我们看来有些难以理解的观点。

但他们觉得,今天人们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捕杀流浪狗,那明天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猎杀雪豹、岩羊等动物。

当地人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虽然看起来固执,但恰恰是青藏高原多年以来能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那么,藏区流浪狗问题该怎么解决?

在尹杭和藏区流浪狗项目小伙伴的访谈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宗教信仰浓厚的藏区,绝大多数当地老百姓反对捕杀流浪狗,但多数老百姓支持绝育,也有一部分支持领养。

雪境基于多年来对流浪狗问题开展的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调查,决定推行“绝育方案”来缓解流浪狗问题面临的严峻处境,化解“人兽冲突”。

一方面通过*府出资和补贴培训,激励当地兽医对流浪狗进行绝育手术来控制数量增长。

17年6月,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作为第一次流浪狗的绝育试点,完成了26只母狗的绝育手术。8月12-17日,来自周边六个县和州兽医站的13名骨干兽医,医院的7名兽医培训师的指导下,完成了20只犬的绝育手术。之后,经过培训的玛多县当地兽医独立完成了21只犬的绝育手术。

另一方面,基于“不杀生”的宗教信仰,尹杭和同事们联合当地寺院、*府和村民的力量推动领养流浪狗。在这方面,三江源各地都有很好的实践。如:白玉寺推动了只流浪狗领养,夏日乎寺推动了50多只,玉树囊谦果切寺推动多只。

也通过众筹的方式来支持流浪狗接种“狂犬”和疾病预防疫苗,减少传播疾病风险。

与此同时,雪境还通过纪录片、流浪狗手册、海报等方式,借助法会、社会媒体的推广进行宣传,让当地人和更多公众更加了解并理解流浪狗问题。

年4月,纪录片《背弃藏獒》发布,入围上海国际绿色电影周,获得三项提名:“中国绿色希望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独立精神奖”。

在新的一年,尹杭也有自己的期待和计划,他们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本地兽医培训上。

截止到目前,已有人参加了网络培训;超过50名的本地兽医接受过犬只的绝育手术培训,下一步,他们希望能培训更多的本地兽医,不仅在控制流浪狗数量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开展一些基础的野生动物救助工作。

虽然短期看来,通过绝育控制数量不如直接捕杀有效率,但通过培养当地兽医为流浪狗做绝育手术,可以让藏区老百姓在处理流浪狗的问题上,拥有一种长期可持续的解救能力,而不是采取临时的捕杀行为。

尹杭始终坚信:“希望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通过支持本地人开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雪山生态系统生活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行走在那片雪域圣境中,

与牧民围坐牛粪炉前,

时间犹如手中的经筒,

转动间寻回曾经与自然共处的密码。”

这正是在雪境团队的梦想。

在三江源头,起步于实地的调查和研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他们相信:长存的传统智慧是开启人与自然共处的密码。“GangriNeichog”是藏语中雪山圣境之意,“雪山”代表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圣境”是当地人心中的圣地,结合两者来表达机构的愿景:在雪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机构简称“雪境”。

因为多数人尚未意识到,有关藏区流浪狗的问题和由此将引发的一系列影响,一路走来,尹杭和团队的小伙伴遭受过很多质疑。

但尹杭始终以她的坚韧和乐观积极的面对这一切。她眼神中清澈坚定的光芒总是能打动周围的人。她坚信,随着她们坚持不懈的践行,终将会有更多人,理解他们这些付出背后的深意。

这,都是基于对三江源万物生灵的爱。

下图是雪境在腾讯公益发起的活动,如果尹杭和她们团队的故事对您有所触动,也真诚的希望您,贡献出自己的爱心。

关于藏区流浪狗项目

藏区流浪狗项目致力于减少藏区流浪狗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提高藏区老百姓对流浪狗问题的认知,设计可灵活结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思路和方案。项目希望能梳理目前的项目脉络,规划机构的未来发展,探索更有效的解决路径。

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