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计划#
“妈!我拉屎拉出条蚯蚓!”三十年前,中国小孩深夜蹲完茅坑一嗓子能喊得邻居窝火,毕竟谁家娃肚子里没几条蛔虫啊?每人都见过这玩意,没什么稀奇的。
那会儿蛔虫就跟家里养的“宠物”似的,排便一半卡住的、睡觉从嘴里爬出来的、吐饭吐出来的,画面太美根本不敢想。
这蛔虫到底咋回事?当年闹得全国上下“人虫大战”,连苏联“老大哥”都来送药支援,家家小孩抢着吃“宝塔糖”当零嘴,咋现在连个虫影都瞅不着了?
要说这蛔虫咋没的,咱得从头唠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娃儿们个个都是“土里滚泥里爬”的野孩子,玩弹珠抠泥巴,渴了趴河边舀水喝,饿了摘个果子擦两下就往嘴里塞。
那时候的河水瞅着清亮,可里头全是肉眼瞅不见的蛔虫卵,喝一口就等于给肚子里的蛔虫“添丁进口”。
再加上茅坑都是露天旱厕,粪肥直接往地里泼,虫卵顺着雨水一冲,田里种的菜、树上结的果,哪哪儿都是“虫窝子”。
蛔虫进了肚子可不安分,它们在小肠里吃香喝辣不说,还搞“人体大冒险”。幼虫能钻破肠子钻进血管,溜达到肝脏、肺管子,再从气管爬回嗓子眼,最后被咽回肠子里安家。
这通折腾能把人整得面黄肌瘦,小孩脸上长“虫斑”,肚子疼得满地打滚,严重了还能把肠子钻出窟窿。最绝的是,蛔虫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身子骨:毕竟人家把五脏六腑都溜达了一遍,怪不得老话说“你肚里的蛔虫”专指懂你心思的人。
对付这玩意儿,当年全国人民都靠苏联支援的“宝塔糖”。这糖长得像彩色小塔,甜滋滋的,娃儿们当零食抢着吃。
其实里头加了从“蛔蒿”里提的麻痹药,虫子一吃就晕菜,顺着粑粑排出来。可这糖为啥后来绝迹了?
80年代中苏关系一僵,蛔蒿种子断供,中国自己种的蛔蒿又遭了冰雹,愣是给整灭绝了,宝塔糖也就成了70后的童年回忆。
要说蛔虫为啥消失,头等功劳得给卫生条件大翻身。过去农村人喝生水、用粪肥,现在自来水通了,厕所改成了冲水式,有关部门还搞“厕所革命”,虫卵没机会污染水源和菜地。
城里人更讲究,水果得拿盐水泡,蔬菜得焯水烫,饭前便后洗手成了铁律,蛔虫卵想混进肚子比考清华还难。再看驱虫药也升级换代了,宝塔糖虽没了,可阿X唑、甲X唑这些驱虫药,吃一片能管半年,虫子连肠子都爬不出就被“团灭”。国家还定期给学校发驱虫药,娃儿们集体“排虫”,卫生院的大夫再也不用天天给人手掏蛔虫了。
最关键是全民卫生意识觉醒。现在谁家娃啃脏手指,家长立马一巴掌呼过去:“洗手去!”学校墙上贴满“病从口入”海报,连村头老大爷都知道生水不能喝。
别看现在城里人见不着蛔虫,偏远山区和非洲老乡们还在遭罪。全球13亿人感染蛔虫,每年10万人死于肠梗阻。
我国一直致力于要彻底“摁死”包虫病、蛔虫病这些老顽固寄生虫病,农村改水改厕、免费发药一条龙安排上。
蛔虫的消失,其实是中国人从“活着”到“活好”的升级史。从前肚子里养虫是常态,如今讲究的是“无菌生活”。吃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瓜果蔬菜煮熟,别让寄生虫有可乘之机!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