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陈郁报道)“现在不用去西宁市区,在乡卫生院就能看上我的病。”一句话,道出了西宁市湟中县群加藏族乡唐阳村村民才让东治的辛酸往事。年的一天,才让东治突然感觉胸痛、胸闷,到了乡卫生院,却检查不出是什么病。由于事发在晚上,才让东治只能让有车的邻居连夜将他送到西宁……
群加乡距离县城60公里,距西宁市74公里,是湟中县最偏远的一个乡,山路难走,往返于西宁市区就要4个多小时。年7月,才让东治在乡卫生院查出患有心肌梗死,由于病情较重,加上卫生院诊疗条件有限,他只能赶往西宁诊治,隔一段时间还要到西宁复查,很不方便。
如今,湟中县卫生与健康局建成全省首家县域全覆盖的网络心电中心,才让东治可以直接定期到群加乡卫生院复查,通过心电网络、医院联线,他的病在家门口就可以治疗。这不仅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而且方便了就医。
网络心电中心的建成,真正实现了“让健康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群加乡卫生院网络心电中心工作人员说:“通过网络心电监测中心联网,我们可以在5分钟内得到诊断结果,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湟中县“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的建设,让老百姓得了到实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省近年来推进“健康青海”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我省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组建医联体个,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个、签约万人,免费治疗包虫病、结核病患者1.15万例。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平均降价4成以上。
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年,我省要落实与国家医院框架协议,积极推进国家高原病诊疗中心、区域包虫病医疗中心、儿童及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和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水平。实施健康青海三年行动,推进地方病专项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基层疾控能力建设,实现包虫病人救治全覆盖,积极推进先心病社会救治。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异地结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在此次省两会期间,不少我省医疗界的委员代表建议,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首先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建设,其次要把现有医疗人才用好,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配备必须专业化、科学化,这样管理才能更加精准、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