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力有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复制链接]

1#

有力有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省级三级应急响应防控指导意见》

新闻发布会现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2月23日,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省级三级应急响应防控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应急响应由一级调整为省级三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2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祁建邦介绍了《指导意见》的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陇军,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臧秋华,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周丽宁,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应华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等就《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不能松口气歇歇脚

1月25日,我省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月23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1例,累计治愈出院78例,死亡2例,正在治疗的还有11例,治愈出院率达到85.7%。全省没有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只有8个,其他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区。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为统筹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21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把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健委《关于省级及以下启动和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指导意见》,及时对应急响应级别进行了调整,决定自2月21日14时起,将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级别由一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

“作出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就要松口气、歇歇脚,而是在更加科学规范、细致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为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环境。”省政府副秘书长祁建邦说。

压实属地责任,落实应急响应措施

《指导意见》基于对全省疫情形势的科学研判,进一步靠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突出防控措施的科学有效,强化政策措施的落细落实,共提出了7个部分30条具体措施。

随着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省上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实施好分区分级差异化策略,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上做好疫情防控。要完善各地应急响应机制,压实属地责任,以县为单位,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努力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存量清零和零增长的“双清零”目标,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目前该厅已经建立起了“四包抓”责任制,即厅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包抓队分别包抓扶贫、产业、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四项重点工作,厅级领导包抓市州、处级领导包抓到县,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责任清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部门应急响应监管、落实企事业单位应急响应措施,要求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坚持防疫防护一体化,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包抓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机制,把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分区分级防控和做好复工复产防控指导意见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地见效。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落实网格化管理,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社区农村网格化防控,流动人口推行健康出行码

社区、农村疫情防控,一直是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导意见》中对优化社区疫情防控和做好农村疫情防控,都有具体要求。其中,提到要持续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措施,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对低风险区居民小区,哪些是检测体温后可自由进出,哪些需要提供健康出行码;对中风险区居民小区,哪些可参照低风险区采取防控措施,哪些还需要落实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都需要从细处着手。

农村地区,同样要积极落实属地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措施,乡镇、村组不得限制本地和来自低风险区的人员出入。对来自省外疫情严重地区人员及省内中风险区无健康出行码的人员,落实医学观察措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要做好外来人员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特别要加强群众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

在规范流动人口管控方面,推广使用健康出行码方便群众出行,有外出需求人员,可通过手机申领健康出行码,在全省范围内通用,24小时内有效,24小时后即用即申请。

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杨陇军介绍,健康出行码自2月2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使用后,截至2月24日上午9时,已有30.7万人次申领。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强化医疗救治工作。每个县保留1家至2医院,做到对患者及时接诊、及时隔离、及时留观、及时救治。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严格做好患者引导分流、预检分诊,严格落实发热病人留观制度。统筹调动辖区内医疗资源,继续保留省市县三级中西医结合专家救治组,尽最大努力救治病人。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制度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进一步加大病例监测报告,加强对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随访。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加强生活保障,按时轮换休整,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实施职称评定倾斜措施,提高一线医护人员薪酬待遇,落实防疫津贴政策。继续做好派遣医疗队支援湖北准备工作,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

省工信厅尽快安排企业恢复生产秩序

最近有媒体报道,部分省份有企业复工后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当前,我省企业正在陆续复工复产,请问省工信厅作为工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措施?2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臧秋华回答了媒体的关切。

为更好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安全工作,省工信厅在组织复工复产方面,以县区为单元,按照防疫优先、统筹兼顾的要求,指导企业分区、分类、分时段、分行业有序组织复工复产。79个低风险县区企业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立即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8个中风险县区创造条件,尽快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并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督促企业担负起防疫的主体责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各级工信部门向企业派驻联络员,负责指导和督促属地重点骨干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协助解决防控物资紧缺及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在落实落细防控措施上,注重员工尤其是返甘来甘人员的健康监测,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实行客货分流,减少外来人员与内部人员的接触。加强外来物资检疫,防止发生接触感染。此外,工信部门还注重发挥信息化手段,依托甘肃省企业疫情防控动态监测平台,监测企业疫情防控、生产状态和员工健康状况。据监测,近日来我省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加快。截至2月23日,户规上企业累计复工复产户,复产率65.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

省农业农村厅抢抓时机确保不误农时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降级后,省农业农村部门是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的?2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给记者进行了解答。

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正当时。李旺泽介绍,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协调供销、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农资调运储备和下放,满足春耕生产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机调度,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机耕机播面积,及时对接开展代耕代种服务;指导陇南、天水等春播早的地区,积极扩大速生叶菜种植,河西沿黄地区尚未定植的设施蔬菜抓紧育苗定植,已经成熟的及时组织采收腾茬,栽种下茬蔬菜,增加市场供应。

产业扶贫方面,目前,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制定了产业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和挂牌督战方案,从攻坚、巩固、提升、整改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在包抓督导工作中,他们将着力抓好到户产业资金的落实使用、合作社规范提升、“五小”产业发展;在解决养殖企业困难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刚刚召开了全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视频会议,组织动员全省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部门2月提前启动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坚持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把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布病、包虫病区域免疫结合起来推进,毫不松懈打好非洲猪瘟持久战,严防动物疫病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风险。目前,全省已有70家饲料企业复工生产,59家生猪家禽屠宰企业开工,家规模养殖企业(场、合作社)保持连续生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

省卫健委健康出行码呵护群众健康

为方便出行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最近省卫健委推出了电子健康出行码,申领也很方便,请问这个健康出行码主要起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是如何判断出行申领人员是健康的?2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杨陇军为提问记者解疑释难。

杨陇军介绍,健康出行码系统是基于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甘来甘返甘人员数据信息、甘肃省全员人口信息库、甘肃省电子病历库,以及甘肃新冠肺炎监测系统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治愈出院人员信息库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由系统后台自动生成健康出行码。

推行健康出行码的目的既是为了适应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更加精准科学防控,进一步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也是为了适应当前我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性增大、疫情防控难度随之加大的实际,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全省有序恢复企业正常生产复工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方便外出群众乘坐长途客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及时、便捷、可靠地提供健康证明,即用即申领,便民高效。

据介绍,申领人在需要健康出行证明时,可通过健康甘肃APP、甘肃省卫生健康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