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兰抢到了一台制氧机。
她和母亲生活在安徽省中部某城市,去年12月,母亲感染新冠导致肺炎住院,入院四日,母亲症状加重,意识模糊,“白肺”面积40%。ICU医生问诊后为难地表示,医院只有二十台呼吸机,不够用,只能等。
经过一系列治疗,到了1月,倪兰的母亲眼见好转,人清醒了,能吃下饭。医生一直劝导倪兰,医院容易交叉感染,建议她带母亲先回家吃药、氧疗。
她没有拒绝。配药方便解决,但母亲住处最近的氧疗点有三五公里远,交通不便。虽说母亲已达到医生判断的出院标准,不吸氧还是会血氧跌到91%,“起床上个厕所都喘得厉害”。这让倪兰忧心忡忡,早在母亲住院期间,她就开始试图网上买制氧机,一连数天,各个网购平台都显示缺货。她幸运地在母亲出院后一天抢到了。
倪兰的母亲在家自测血氧,显示为91%。受访者供图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出现后,各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相继承压,需要量入为出地使用病床。病人何时出院,医生手中的标准灵活而不易把握。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地区、医院的医生,除了参考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他们均提到要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情况,包括血氧和基础疾病严重程度,也有医生谈到要考虑病房的实际承载能力,甚至病人的经济条件,比如是否负担得起制氧机。
出院后重症病人的后续治疗,也持续考验基层的医疗水平。
腾出一个病区,很快就收满了
去年12月中旬,医院,医生们前往急诊抢救室时,不得不放慢脚步。
该院医生吕宏对记者形容,急诊科收治的病人挤满了过道、卫生间门口、医生办公室、护士配药室,后来没有床位,有一些病人就歪在轮椅上,输着液。有二十张床的抢救室里,一度有一百个需抢救的病人。百米开外的发热门诊,病人们排起长队,数个小时,缓慢地前行。
12月18日,吕宏所在的科室腾出一部分床位,改成新冠病房,接收急诊的病人,收治的病人由急诊科往里搬。又一个科室腾出了一个病区,也很快就收满了。
在这背景下,医院管理层给各科室下了硬要求:每天至少腾出10%的病床,接收新收治的重症病人。原有的住院病人,要不送重症监护室(即ICU),要不转诊、出院,医院ICU原也只有二十张床,与楼下抢救室一样,膨胀数倍。
有的病人不发烧了、精神头儿好,化验指标也见好,吕宏会劝他们转诊或出院。他解释,肺炎病人的肺部CT表现会滞后一些,医院的CT室排队实在太长了;有些病人还得用经鼻高流量吸氧的、上激素与抗医院,更好点的直接出院。
有些病人的血氧只有91%,但是相比昨天不到90%,已在进步,吕宏也劝出院了。他期望一些病人的家属已在家备好制氧机。
吕宏说,一些病人经历过在急诊等病床的压力之后,即使症状改善、康复前途明朗,也不情愿出院,担心再犯病了,再进来又困难。他只能耐心劝说,病房里都是新冠病人,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过,他医院要床,没有什么压力。医院是人等床,医院是床等人,跟交接的医生说明治疗方案就能送走。
但是,在另一些地区,医院,“转诊”无法成为选项。
李医院工作,虽然处于地级市,但市区之外,并没下属的县级市,只有乡镇。而一些乡镇卫生院是没有住院部的。
1月10日,李冰对记者说,医院的ICU扩张了大约三倍,每天,他所在的科室出院多少个病人,急诊会很快送来多少个病人,几乎腾不出整理病床、给床消*的时间。他科室里的医生基本“阳”过一遍,最近白夜班连轴转,对于病房医生,收一个新的病人,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要检查、与急诊医生和家属沟通、写病历。
在他们的工作里,没有转诊或转居家氧疗这种可能。有些病人的病情已不危险,进入对症治疗的阶段——需要化痰的吃氨溴索,咽痒的吃地氯雷他定,以及调理下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氧达不到93%的继续吸氧。另一边,急诊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