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文/新浪财经李诗韵
年9月9日9时9分9秒,华大基因在北京空港工业区宣布正式成立。
出生在50年代的华大创始人汪建,经历过饥饿时代,插过队,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录取生,还见证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腾飞时刻。从0到1,从落后到赶超,汪建这一代应该最能感受到科技和科学带来的力量。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曾一起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科学工程。当时华大在汪建、杨焕明、刘斯奇、于*四位创始人的引领下,为实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这个小小的数字,就此加入到这项工程中。
在20年发展历程中,华大从代表中国参与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任务,到牵头中华协作组,承担的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到完成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的%,再到去年发布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在基因测序应用、肿瘤防控、出生缺陷防控以及传感染病防控等方面,均有所成就。
年华大基因在深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华大也成为当年最闪耀的独角兽之一。但资本市场总不缺故事,拥有“基因界腾讯”美誉的华大更是不错的素材来源。上市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关于华大市值神话破灭、华大科研水平低以及圈地等质疑声不断。
不过,汪建并不怕争议。对于资本市场他兴趣不大,上市日一句“至少五年内不减持”承诺驳回杂音。对外界,汪建甚少谈信仰、谈意识,更多探讨集中在可量化领域。出于对科学的自信,使其往往“语出惊人”。
近年来,汪建将“活到岁”挂在嘴边,在一场论坛上,汪建对外表示“公司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并要求员工活到岁”。汪建对于寿命的执着,其实来源于他对生命价值的判断。
“生命到底是什么?终极追求是什么?我认为是八个字:健康、幸福、美丽、长寿。其中,健康和长寿可以量化,幸福和美丽是大家期望又不好量化的东西。所以真正来说就是健康和长寿,健康长寿如果延伸开了,就是不病、不傻、不老、不饿,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而基因则是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科技支撑。”汪建向新浪财经表示。
基于此,华大第一是“以追求人类的终极目标为己任”,终极目标就是健康、幸福、美丽、长寿。第二是“做挑战科技极限的先行者”,99+不就是极限嘛?挑战极限,从我做起,我们叫做“先天下而忧,先天下而乐”。
汪建称自己为先行者,总是先一步在践行。如今,华大的“梦”依旧很大,在这个蓝图中包括人类、全球、极限等关键词,有些人看来是“痴心妄想”,但对于汪建而言,这是他一直追逐的梦想。
“二十年前,我在北京做了一个十年规划和展望,尽管被人耻笑为狂妄,回头一看,太小家子气了。来深圳后,又做了一个五年规划和展望,还是小了点。今天我再憋一口气,吹一个大一点的,看看将来是否遗憾。”
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便“老顽童”汪建已至花甲之年,但依旧期待他能继续为基因工程做出更多的极限突破,为资本市场留下更多可讲的故事。
以下为实录:
新浪财经:华大基因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立身,您觉得华大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华大都做了哪些努力?
汪建:华大是生命时代的探路者,也是新生活方式和新生产方式的践行者。人民对健康长寿的向往,是基因科技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时候,做一个人的全基因组,花了13年的时间,38亿美金。如今,一台测序仪1天可以完成60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也只要不到美元。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基因科技人人可及、人人可享真正成为可能,生命时代已经到来。
过去我们“买洋枪打洋仗”,用外国的工具,发展受制于人。但通过前瞻性的布局,我们在年完成了对专利技术的收购,并通过数年来的整合再创新,真正打破了美国垄断,实现了测序仪的国产自主可控。华大旗下的华大智造也成为了全球唯三、中国唯一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别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华大智造年推出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将测序仪的日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日产出数据高达6Tb,且每Gb测序费用仅为5美金,被誉为“超级生命计算机”。
在基因测序应用方面,我们现在讲“生、活、染”。孩子没生出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主要是基因控制的,肿瘤也是基因突变之后带来的,我们得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外来基因进入了我们体内。这三个主要领域,我们能不能像当年消灭天花,消灭血吸虫病一样,做到三个百分之九十,即90%的可知,90%的可预,90%的可治。
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例,深圳市*府在全国率先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和财*补贴,年深圳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人群覆盖度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个人检测已经实现了最低零费用。随着全面二孩*策的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年深圳唐氏综合征总发生率上升明显,但经过有效干预,全市唐氏儿的活产率下降非常明显,从年的2.36/万下降到年的0.84/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深圳模式”的示范作用下,华大在湖南长沙、安徽阜阳、河北省均开展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民生项目。截至年6月,华大基因已完成超过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华大基因正在应用普惠的精准医学,试图让更多人通过基因技术告别遗传病。
在肿瘤防控方面,以宫颈癌为例,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特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二,是世界上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截至年6月,华大基因宫颈癌筛查业务已覆盖全国22省55个市或地区,累计完成超过万例HPV分型基因检测,发现约38万例阳性受检者,通过及时进行临床确诊或干预治疗,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
在传感染病防控方面,以西藏地区较为普遍的包虫病为例,华大开发了包虫病的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包虫早期感染血浆游离DNA检测新方法,实现了检验方法学上新的突破。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并结合B超影像检查建立了新筛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发现包虫病人,还能充分发现包虫早期感染人群。年,华大基因便已协助西藏自治区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84万人份包虫病筛查。
华大成立至今20年,始终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切实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资源保存、司法服务等领域。同时,为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我相信,未来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并以此指导自身的生活,掌握自己生命的度量衡。
新浪财经:您曾在美国留学数年,又回国创办华大基因,曾经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今年正好是第20个年头,作为基因科学参与者和见证者,能否谈谈中国近些年来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对比国际顶尖技术,中国还有哪些可进步的空间?
汪建:从生命科学的行业角度,我们过去四十年以追赶为主,而将来应该走向引领发展。从上个世纪末我们代表中国参与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任务,到牵头中华协作组,承担的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到完成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的%,再到去年我们发布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二十年来,中国的生命科学经历了从跟踪/跟随,到参与/接轨,到同步/超越,再到跨越/引领的发展历程。
我年在香山会议上提出,对于大科学、首要任务,*治是第一位的,*治性社会协调性经济型技术性管理性科学性;而对于小科学来说,科学性技术性社会协调性经济性。
在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强大的*府引导和公共服务起到根本作用。像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美国*府先牵头的。实际上这个引领性的发展,它的*治性要大于它的经济性。国有的一领先,后面商业就快速跟进。
21世纪是重大的社会转折,是上升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核心力量就是科技推动,关键的制度有重大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财产的共有,到命运共有,将是一个重大的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健康共同体。如果生命、幸福、长寿、美丽八个字四个词是共同体的目标,最底层的科技支撑一定是基因科技。
如果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没有控制住血吸虫、天花,对国家来说会是重大的灾难。在那时候,核心的科技力量是显微镜下支撑的对疾病的认知,现在基因支撑下的对疾病认知的分辨率比之前前进了四到五个数量级。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对出生缺陷的控制,对肿瘤的控制,对传染病的认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将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们现在在讨论的就是一个人的数据到Tb级别(1Tb=Gb)的时候,生老病死基本上就展现在人类面前了,这是一个科学认知的问题。这是工业革命以来,至少是显微镜以来最大的数据,也可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突破之一。产业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它在科技上是这么大的数据量,在产业上也会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是自上而下的,但基因科技的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所以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与自下而上的新兴发展并没有完全对接上。但是又自上而下觉得这块很好,应该给予一定支持。第二个就是体制问题,这也是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真实问题。我们虽然不属于国有,但是从创新驱动的角度来说,从国家发展目标来说,占领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新浪财经:您拥有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极限运动爱好者等身份,在现今阶段您会把大多精力投入到哪个板块?或者说一天里,您会如何分配时间投入在不同的事务中?
汪建:我不喜欢用专门的时间去做运动的,我可以任何时候找一个运动,比如引体向上、平板支撑,或者我就骑车上班去,走个路回家,爬个楼梯。
我是科学出身的人,不小心做了华大这个机构,不是什么家,最多是洒家。我们承担的是国家公共事业,华大成立就是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我们从来就没变过。
华大始终聚焦在生命科学相关的领域。我坚决地认为,重大的社会进步都是科技在后面推动,不是经济模式。
新浪财经:您曾在订制的玻璃“墓碑”刻上“汪建精彩人生”,您怎么定义“精彩人生”?您怎么看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汪建:生命到底是什么?终极追求是什么?我认为是八个字:健康、幸福、美丽、长寿。其中,健康和长寿可以量化,幸福和美丽是大家期望又不好量化的东西。所以真正来说就是健康和长寿,健康长寿如果延伸开了,就是不病、不傻、不老、不饿,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而基因则是核心科技支撑。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降低测序成本,让基因检测人人可及、人人可享,未来和血常规、尿常规一样,可以成为基因常规,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监测。
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业思维方式、商业思维方式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在我们的这种科技的推动下,在人类发展史上可圈可点地留下永久的里程碑。比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多万。在我们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果迅速覆盖中国每年的新生儿,就能让中国的出生缺陷防控做到全世界最好。
在那个时候再来评价我们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给我的回报。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对我们回报自然会越大,因为它是一个综合平衡。
新浪财经:您怎么理解“追梦人”?您已经实现个人梦想还是在路上?
汪建:“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是华大的痴心。我们现在的目标很清楚,就是“8B99”,这就是华大的根本理想。8B,是不是全球80亿人民都应该有个基因数据?99,也就是99岁,这个能做多少做多少,但是我们自己要活到99岁+,从华大自己做起,用4D的模式,也就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读、写、存。
人类社会、生命社会一定是个大数据社会。所以我们说要读遍全球,读、写、存人人可及。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这个快速地全球化,年能不能做到百万人,年能不能做到千万人,年能不能做到亿人,年能不能做到全世界。不是我们一家来做,可以有三家,可以有十家,都可以。但是我们是不是在这上面能够引领,这个是我们华大的全球目标,这是华大自己员工的目标。
我们的华大誓言,第一个是“以追求人类的终极目标为己任”,终极目标就是那八个字,健康、幸福、美丽、长寿。第二个就是“做挑战科技极限的先行者”,99+不就是极限嘛,科技极限,读、写、存都是一些科技问题。挑战极限,从我做起,我们叫做“先天下而忧,先天下而乐”。
新浪财经:请用一句话为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祝福。
汪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生命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将是健康。我深信,健康中国将开创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医学与健康发展新篇章。华大也将继续依托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技术和平台,全面助力实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