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01734/最近悬疑剧《回来的女儿》开播,热度非同凡响,豆瓣好评不断,开播就拿下飙升榜热度第一,在最近的几集中,陈佑希(张子枫饰)假扮李文文被廖穗芳识破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陈佑希拼命想逃出去,病友吕萌萌对她说,只有好好表现假装服从,才能有机会出去!想而剧中当陈佑希被电击治疗,医院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那个人,以及那道电光。
很多人会觉得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没有病岂不是很简单,其实真正的现实比电视剧要来的更魔幻更恐怖,因为证明你有没有病的决定权并不在你手中。。
大家可还记得这个经典画面?这位主角为了早日出狱接受一项治疗,他被绑在椅子上通过电击进而被驯化。最终,他对别人的报复和暴力毫无反应,对生活毫无兴趣,而他被改造的目的仅仅只是不会危害社会。至此,社会少了一份“危害”,却多了一名“傻子”。至于治疗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他有病,是不是有危害,那又有谁在乎呢?
现实中,类似的事情却一直发生在一群10-25岁之间的青少年身上,而他们并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只是“不听话”、“有网瘾”而已。
可能你会说,这些青少年都是坏孩子,可能你会说,这些不良机构早就销声匿迹了,但是情况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首先,这些不良机构并没有销声匿迹,只是隐藏的越来越深,包装的越来越正规了。年被中国玩家戏称为“雷电法王”的杨永信率先开办了戒网瘾中心,也就是传说中的临沂网戒中心(可能有跟他同一时段的,但是他最为臭名昭著)后来随着其残暴的电击疗法被曝光,临沂网戒中心也很快被关停,就在大家以为类似事件画上句话的时候,年又出现了豫章书院的事件,而直到年这一事件才宣告落下尘埃。
我们看到从年的杨永信,到年的豫章书院,其实这类的机构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在默默的发展,形成体系,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据调查,在我国三四线城市,有很多打着戒网、早恋、叛逆等治疗名义的戒网瘾学校以及传统文化培训中心等场所。甚至一些有些名气的游戏大咖,都曾曝光自己被送进过网瘾学校,比如RNG战队的麻辣香锅,知名游戏主播PPD等都曾说过被送入过戒网所。
其次,他们不都是坏孩子,或者说不能成为坏孩子的定义。他们被送进去的原因大多都是“不听话”,不听家长的话,不听学校的话,而这些不听话的根源其实还是家长家庭的原因。但是家长不想知道这些“原因”与“过程”,他们只想要“结果”,而帮助父母管教不听话的孩子,就是这些机构的财富密码,帮助父母让孩子听话就是其中的巨大商机。这也是他们一直有生存环境的原因。
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心甘情愿的将子女送进“集中营”,任由别人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侮辱、电击、殴打、虐待,强迫接受洗脑,灵魂磨灭。即使子女逃跑回家,诉说被打骂的遭遇,仍然会被送回去。最后终于成功被洗脑,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傀儡。这个其实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上面说的,父母只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改造孩子的过程他们并不关心。
第二个原因就是信任,首先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在说谎,是在叛逆,是不想被“矫正”,其次是他们信任所谓的机构,信任那些机构给他们看的“案例”,大部分父母都觉得现在是法治社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犯错挨点打没啥,反正也打不死。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大部分父母对于这种机构是不会太怀疑的,对学校的教育日常几乎完全不过问,只看孩子的改造成果。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和这些非法教育机构达成了一种默契。
有人会说,为什么他们不逃,不奋起反抗?
在《战网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杨永信拿起仪器的两个端子,对着少女的太阳穴轻轻地点了一下。“难受吗?”他盯着少女的脸问道。“不难受!我没有网瘾!”少女说。“那好,再来一下。”杨永信又点了一下,少女颤抖了一下,可她咬紧牙关,不说难受。杨永信在两个太阳穴上同时点了一下,少女受不了了,叫起来:“我难受,我难受,医生,你用的什么东西,我的脑袋为什么这么难受?”“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杨永信又点了两次,少女终于挺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好吧,医生,我错了。”
这一段文字仿佛在说,少女真诚地“认错”了,她承认自己有网瘾。但首先,“少女”的身份有问题,文口中的“少女”武旭影,其实已是20多岁的女大学生,并且,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所学的正是心理学,后来读了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治网瘾,还是治不听话?这位“网瘾少女”写道:当其他“盟友”把我抬进13号室的时候,当我听到“嘀、嘀”作响的仪器声音,和看到一间几平方米大的狭小空间里那张凉冰冰的处置床的时候,我什么都明白了。我的学识告诉我,这是“电休克”——这就是杨永信口中的简单检查,看看我有没有“网瘾”。理性上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再加上的确遭受了杨永信也承认的“相当疼”的数次电击后,武旭影策略性地选择了顺从。
仅从事实层面看,这是最为荒唐的一幕,因为,无论从哪个标准看,武旭影都没有所谓的网瘾。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因为有没有网瘾,能不能反抗都不是你能决定的,也不是你说了算的。
而选择逃跑更没有一丝可能,因为他们实行连坐制,举报有奖制,通过囚徒理论,通过体罚形式,让你不敢跑,不能跑,不会跑。
而且就算你跑出来,你又能去哪?回家?你的父母肯定把你送回去,甚至这些机构亲自带人把你抓回去。去社会?没有身份证,身无分文根本逃不了多远。甚至在不明就里的人眼中你应该被第一时间送回家里或者学校,但是他们不知道你回到的将是多么可怕的深渊。
孩子们只能在这种非人的虐待下胆战心惊,精神萎靡,终于成为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于是乎,父母满意了,机构赚到钱了,仅仅失去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样的买卖岂不是一本万利?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社会上仍有一群人愿意对这类非法机构进行抗争,前有豫章书院的举报者们,他们不顾自己的危险,不顾那些恶毒的威胁,仍将事实公之于众,而后也有媒体敢于发声,将这些罪恶大白于天下。而最近一款独立游戏也将杨永信的事件搬到大众面前,其真实还原了13号房中的罪恶,电击治疗,以及那些父母真正需要的乖孩子的诉求。
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年的曙光,但是有些孩子,仍看不到一丝的光亮。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大会之上,医院副院长的身份出席了大会。他现在是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一级主任医师,并且还主持精神科培训开班仪式,成为了指导老师。在这里他主要针对抑郁症的治疗,并且对外宣称,治愈率高达98%,10天之内治好抑郁症。(感觉是网瘾数据直接改成抑郁症而已)至于过程你们觉得“雷电法王”会不会有更多的点子来治愈抑郁症呢?毕竟有没有病他说了算。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我虽然很想说没有买卖就不会有这种灰色链条,但是解决家庭矛盾实在是太难太难,更换父母的理念也太难太难,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社会能够起到更多的监督作用,让这种事件尽可能少的发生。让当初的悲剧不会再次重演。
网瘾其实不可怕,因为人心比网瘾可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