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是由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其特点是虫体寄生于中间宿主体内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临床上以发热、呼吸困难、贫血、流产、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但大多数猫为隐性感染。
龚地弓形虫的虫体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各异。可分为5型:滋养体和包囊2型,繁殖体、配子体、卵囊3型。滋养体和包囊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宿主的体内。中间宿主很多,有人、哺乳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余种动物,其中包括猫。
终宿主为猫科动物,所以猫既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随猫粪排出的卵囊,在适宜条件下经数天完成孢子化。当猫吞食孢子化的卵囊,吞食带虫动物的肌肉、内脏等组织中的包囊后,子孢子、慢殖子和速殖子侵人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进行球虫相发育,最后产生卵囊,随粪排出。
猫亦是中间宿主,子孢子、慢殖子和速殖子可像寄生在其他中间宿主体内那样进人淋巴、血液,扩散到全身各脏器的组织中,侵人有核细胞内进行弓形虫相发育,在体内保存下来。此外,猫亦可经胎盘、呼吸道、皮肤伤口等感染弓形虫病本病。
大多数以隐性感染为主,成为带虫者,可传播给人。感染初期可视黏膜充血,体温升髙40摄氏度以上,呈稽留热型,精神沉郁。后期贫血,食欲减退至废绝,粪便干燥,呼吸困难,有咳嗽、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肌肉强直。妊娠猫可发生流产。如怀疑有此病,医院进行实验室化验,检査有无感染此病,进行确诊。
磺胺嘧啶,2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口服;复方新诺明,2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口服。乙胺嘧聢,0.5~1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口服。为了防止药物副作用,可同时投服甲酞四氢叶酸,每千克体重每天1毫克。全身疗法,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