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史迎春顾小慈
5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健委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帮助近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实现农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明确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标准,历史性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基层缺机构、缺医生问题,实现农村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治疗。
医院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差距不断缩小。国医院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实现每个脱贫县至少有1医院,98%的脱贫县至少有1医院,医院收治病种的中位医院整体水平的90%,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三是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推动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建立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对贫困患者实行精准分类救治。截至年底,累计救治多万人,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四是重点地区重点疾病防控取得历史性成效。坚持预防为主,实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长期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艾滋病、包虫病和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何锦国表示,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持续接力奋斗,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是完成“两个衔接”,优化顶层设计。国家卫健委及时调整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责机构和人员,实现工作机制衔接。调整优化*策,出台大病救治、巡诊派驻等文件,实现*策措施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守住“两个底线”,切实巩固成果。建立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的底线。动态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坚决守住保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底线。
三是聚焦“两个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强化健康促进,深入推进重点地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健全健康危险因素控制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返贫。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