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频专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文涛获评202 [复制链接]

1#
05:28

刘梦川报观察记者李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视频郭雨荷

□作为一名肝脏外科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这些患者。

□什么时候不需要我去治疗包虫病,我“下岗”了,那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当天,两个沉甸甸的奖项颁发。一个是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评选出10名“最美医生”,一个是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

两份代表行业最高荣誉的榜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文涛——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文涛也成为四川省首位获得“最美医生”奖项的医生。

川报观察记者连线在北京参加颁奖仪式的王文涛,电话那头的王文涛说:“今年是我从医第30个年头,这两个奖项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褒奖。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05:17

“闪亮的名字——最美医生发布仪式”现场视频

挑战“虫癌”

吸着氧气站上手术台

王文涛的身份很多——四川省抗癌协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包虫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肝脏外科和肝移植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但致力于包虫病患者的救治,是王文涛最醒目的标签。

包虫病,是一种地方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饮用水受到牲畜的污染而造成。包虫病患者中晚期的死亡率高达94%,被高原牧区群众称为“虫癌”。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包虫病发病最为严重的地区,患病率为1.86%,其中石渠县患病率曾高达12.09%,是全球最严重的地区。

王文涛第一次接触到包虫病是在年,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性,肝脏已经被包虫侵蚀得满目疮痍,生命垂危。当时甘孜州的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很多患者确诊感染上包虫病已是中晚期,除了等待死亡没有丝毫办法。

“看到患者和家属绝望的目光,我就在想,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从那以后,王文涛便和“虫癌”斗上了。他时常利用休医院指导当地医生开展手术,进行包虫病预防宣讲等等。

年起,王文涛到甘孜州更加频繁,“这五年走了六七十趟了吧。”他轻描淡写地说。

实际上,每一趟都是生死考验。在甘孜州还没有开通高速公路以前,国道是唯一选择。正常情况下需要7个多小时,夏天有泥石流、塌方,冬天有暗冰。一次冬季进藏,路上遇到暗冰,车辆失去控制,经验丰富的司机力挽狂澜把车辆控制住时,车辆的半个轮胎已经悬在了悬崖边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文涛仍心有余悸。

除了路途艰辛,高原反应也是一大挑战。在到海拔多米的甘孜州石渠县,王文涛的高原反应极其严重,走路的时候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心慌气短,头痛欲裂,嘴唇发紫。每次给患者做手术,王洪涛都需要一直吸氧。有时候手术难度太大,手术台前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经常走下手术台时已快虚脱。

为什么跋山涉水冒着风险也要去?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文涛说,“很多患者没有条件到成都治病。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突破极限

攻下巅峰级的外科手术

由于包虫对肝脏的侵蚀最为严重,只有通过手术祛除病灶才能够救治生命,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王文涛一次次地挑战手术极限,带着团队硬是攻下了“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这一巅峰级的外科手术目医院能开展。

年12月15日,王文涛亲自主刀,在海拔医院完成了当地第一例肝包虫病患者自体肝移植手术,为包虫病晚期患者寻找到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道路。

被王文涛治愈的患者名叫拥章,22岁,父亲因包虫病去世。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拥章当时已到了包虫病晚期,肝脏移植是救治最后的希望。但肝源紧缺是手术的一大制约;此外,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的药物,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王文涛将拥章仅尚存一点功能的肝脏取出体外,在体外将病灶剔除干净,一番“缝缝补补”之后,再把剩余的肝脏移植回体内,完美诠释了“废物”再利用。不仅解决了肝源短缺而不能救治的窘境,也为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

拥章出院那天,和她的奶奶和孩子拥抱在一起,一家人喜极而泣。王文涛说:“他们全家的笑容,对我来说是使命需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王文涛和他的团队完成了92例自体肝脏移植治疗包虫病手术,而全球数量为多例。其中,有不少是医院进行的手术,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在包虫病患者的心中,王文涛成为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做强支撑

我期待早日“下岗”

医院,总有一群年轻医生围着王文涛叫“师傅”。石渠县土生土长的藏族医生智明就是王文涛的“徒弟”之一。

“手术台上,王老师经常一边吸氧,一边给我们讲解手术要点,定期每年医院给我们演示复杂手术“。智明介绍说,过去,医院每年仅能完成20余例简单的包虫病手术,现在,王文涛每年在甘孜州要亲自演示和指导完成台以上的包虫病手术。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医院的肝胆医院水平,包虫病晚期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也排名全省前三位。”智明非常自豪。

智明和他的同事在手术台上的底气,医院团队的强大支撑。“医院医生会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指导我们接诊每一位患者。医院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将病人送到医院。”

曾经,医院能够做简单包虫病手术的医生只有一两个人,而现在已经有7个医生可以独立完成右半肝的复诊疑难手术。同时,还有3位医生可以完成肝切除及血管重建等复杂手术,同时,带动了影像学科、重症监护室等学科的发展。

王文涛说,“我期待早日‘下岗’,那时候,包虫病可能得到了根治,也可能是当地的医疗水平足以应对复杂的手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