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是肝肠胞虫不管你是冬棚还是小棚,养虾 [复制链接]

1#

近期有养虾朋友反馈,不少人养到20-30天,虾苗在2-4厘米左右,肝肠胞虫的检出率非常高。目前,又值棚虾放苗的旺季,肝肠胞虫,无疑是现阶段最应重视的一大问题!

送检六个样品,肝肠胞虫检出率非常高(点击图片放大)

肝肠胞虫为什么难以治疗

1、肝肠胞虫的孢子壁较厚,且成熟孢子具有坚韧的几丁质外壳,一般药物难进入虫体,目前也未发现很好的治疗药物;

2、肝肠胞虫有多种传播方式,一种是垂直传播,通过亲虾传播给子代,第二种是水平传播,通过虾摄食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

3、肝肠胞虫病原不止在虾苗,底泥中的肝肠胞虫难以清除,虾体内有肝肠胞虫,底泥中基本也会检出。

肝肠胞虫如何防控

1、彻底清塘。每亩用斤生石灰清塘,杀灭淤泥中的寄生孢子;

2、苗种检测。在购苗时应抽样,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检测,防止苗种携带;

3、注意防控最佳窗口期。从放苗开始到30天左右,对虾肝胰腺较脆弱,肝肠孢虫最易感染;

4、内服驱虫产品,一方面抑制虾肝肠孢虫继续生长,另一方面防止感染后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最后要提醒的是:感染肝肠胞虫的虾也不一定发病,主要还看感染数量,如果出现对虾生长缓慢,同一池塘大小不一的现象,应尽快采取措施,早预防、早控制、早诊断,才能控制肝肠胞虫繁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