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吃鱼生就不会得肝吸虫病这些饮食习惯也有 [复制链接]

1#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有约君说

说起鱼生,喜欢吃的人还真不少,觉得它入口顺滑、味道鲜美,一提起来便食指大动。但你可知道,在大快朵颐过足嘴瘾之后,却可能招来寄生虫在体内“安家落户”!

“自家淡水养的鱼应该没事吧?”

“就吃了几片而已!”

“很久以前吃过鱼生,但身体一直没有异常就应该没事了吧?”

……

有人会心存侥幸,不过,专家提醒,食用鱼生感染肝吸虫风险大,成虫潜伏期可长达二三十年!

女子高热腹痛去急诊,

春节吃的鱼生疑似“元凶”?

21岁的小何上个月底因高热腹痛前往广州医院急诊,接受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44.09×/L)及嗜酸性粒细胞(32.5×/L)显著升高,初步考虑“急性胃肠炎”。但在接受抗感染治疗后,她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

到底怎么回事?医生对小何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结果发现她的肝脏有多发低密度灶,难道是肝脏出问题?该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罗润齐应邀前去会诊。评估完检查资料后,他再次和小何仔细沟通,逐一询问:

“不限于近期,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你有没有食用过未煮熟的鱼?”在罗医生耐心引导下,小何忆起两个多月前过春节,在顺德家中聚餐时曾吃过一碟鱼生。

“但鱼是我自家池塘养殖的,从鱼塘打捞上来后还在清水里养殖了几天才吃呢!难道也会有问题?”小何疑惑不解。

“寄生虫囊蚴往往藏在鱼肉里,这种处理方式是无法清除寄生虫的。”罗医生继续追问,“鱼塘上游是否建有厕所?”小何点了点头。

一番详细的问诊后,罗医生判断,小何吃过鱼生,考虑她感染肝吸虫的可能性很大,于是立即让她做寄生虫抗体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小何的肝吸虫、猪囊尾蚴、裂头蚴、包虫四项抗体指标均显示为阳性!

小何的寄生虫抗体检查报告(点击可见大图)

随后,经过4天住院治疗,采用口服吡喹酮(总剂量为mg/kg体重,分9次,每天3次,共3天)驱虫,小何发热、腹痛等症状消失了,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指标显著改善,顺利康复出院了。

小何说:“以后还是要管住嘴!回医院检查一下更放心。”

专家提醒:

食用鱼生感染肝吸虫风险大

成虫潜伏期可长达二三十年!

其实肝吸虫病并不罕见,据广医二院感染科罗润齐主任医师介绍道,该院发现的肝吸虫病例每月至少有15-20例,除了来我科首诊的,还有在其他科室住院、经查大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的病例。

据统计,我国肝吸虫流行区平均感染率为2.4%,而广东地区(尤其番禺、顺德等地)由于饮食习惯,喜欢吃鱼生,感染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达16.4%。此外,某些地区在鱼塘上盖厕所,也加大了寄生虫进入鱼体内的可能性。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经常吃生鱼片,但好像身体没什么事啊!”

对此,罗润齐解释道,感染肝吸虫后,是否发病及严重程度取决于寄生在胆管中的成虫数量,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可表现出像小何这样的急性发热、腹痛、胆道感染,不及时干预,有进展成为肝纤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

而且,肝吸虫病的潜伏期较长,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到出现疾病症状往往间隔时间较长,因此一开始会归因于“急性胃肠炎”。肝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达20-30年,等到肝脏出问题了,一检查才发现。

用切生鱼的刀切

熟食也有致病风险

这么说,不吃生鱼肉就不会得肝吸虫病了吗?还不一定,以下这些不良的饮食烹饪习惯也潜在感染风险:

1.烹饪小型鱼类,未熟透便食用;

2.用切过生鱼肉的刀及砧板切熟食也会造成交叉感染致病;

3.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同样可交叉感染;

4.饮用囊蚴污染的生水也有风险。

罗润齐指出,小何做寄生虫抗体检查,测出肝吸虫外,还有猪囊尾蚴、裂头蚴、包虫感染,估计也和上述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此外,家有宠物的朋友,不要用生鱼鳞、鱼内脏等给狗、猫等动物吃,以免宠物感染。

佛山市顺德区疾控中心肝吸虫病危害和防治宣传图。

关于鱼生,

还有这些认知误区你不可不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美食的原汁原味、多样化,鱼生在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不少人往往心存侥幸,忍不住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安慰自己“吃几片应该没事吧?”罗润齐指出,以下这些都是对于鱼生的认知误区:

误区1

吃几片鱼生而已,

应该没事吧?

答: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只要那片鱼肉含有肝吸虫囊蚴,就有可能感染。

误区2

一口鱼生一口酒,

喝酒可以杀死肝吸虫?

答:即使是53°的高度数白酒都无法杀死肝吸虫囊蚴。

误区3

自家清水里养过的鱼

就没有寄生虫了吧?

答:依然可能存在寄生虫,肝吸虫囊蚴藏在鱼肉里,囊蚴是泡不出来的。

误区4

吃完鱼生赶紧吃2片“肠虫清”,

有用吗?

答:2片“肠虫清”远远不足以清除肝吸虫,可能还有副作用,千万不要擅自乱吃药。

误区5

昨天吃了鱼生,

医院查一下有没有肝吸虫感染?!

答:从感染囊蚴到成虫成熟产卵约需1个月。吃完马上做检查(包括大便常规、寄生虫抗体等)是查不出来的,建医院。

误区6

很久以前吃过鱼生,

但身体一直没有异常就应该没事了吧?

答:身体无异常不代表没有感染。感染轻者可无症状,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20-30年。

以前吃过鱼生,现在应该怎么办?

莫慌!有这些检查治疗手段

看完小何的案例,以前吃过鱼生的你是不是也有点担心:吃都吃过了,现在该怎么办?

对此,罗润齐支招,如果曾经吃过生鱼片或生的虾、蟹等,并且出现上腹隐痛、腹泻、肝大、发热等疑似症状,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以便对症治疗。

如果暂时没有症状,不确定自己是否感染,医院感染科肝病门诊就诊,完善大便常规、血常规、肝吸虫抗体等相关检查。

想知道体内有无感染肝吸虫,目前有三个方法:

粪便检查找虫卵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阳性率低/不容易找到。

抽血查肝吸虫抗体

优点:无需空腹,费用便宜;

缺点:阳性提示现在或既往肝吸虫感染,不能明确目前是否感染,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阴性也不排除肝吸虫感染。

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液引流术

阳性率高,是对于反复大便虫卵阴性者最推荐的检查方法。

一旦寄生虫抗体检查结果呈阴性,则可放心。万一寄生虫抗体检查出现阳性,也不必太过恐慌,可以感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驱虫治疗。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除了淡水鱼生之外,许多食材未彻底煮熟都可能会携带寄生虫,猪肉要当心猪肉绦虫,牛肉要当心牛带绦虫,海水鱼虾也可能携带异尖线虫。

寄生虫也不仅仅只限于动物身上,生吃水生植物也可能感染寄生虫,像生吃食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有可能会感染姜片虫。

所以,为了健康,

吃货朋友们还是要管住嘴,

改变一下各种生吃习惯吧!

医学指导/广州医院感染科罗润齐主任医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通讯员王俊洁、朱一艺、许咏怡(署名除外)

部分内容综合自广州日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