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地回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慢性乙肝病*感染的诊断分型。
定
义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epatitisB,CHB):是由HBV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血清HBsAg阳性,HBV-DNA阳性,伴有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根据血清HBeAg可分为HBeAg阳性CHB和HBeAg阴性CHB。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生化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慢性HBV携带者
常见于处于免疫耐受期(见注释)的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血清ALT和AST均正常,HBVDNA处于滴度高水平,肝组织学检查无病变或轻微病变。
HBeAg阳性CHB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炎性病变。
HBeAg阴性CHB
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HBV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炎性病变。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或阴性,HBVDNA滴度低于检测值下限或IU/mL,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和AST均正常,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轻微病变。
隐匿性CHB
血清HBsAg阴性,HBVDNA阳性,并有CHB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可有血清HBsAb、HBeAb和(或)HBcAb阳性,仍有20%隐匿性CHB患者的血清学标记物均为阴性,此时隐匿性CHB主要通过HBVDNA检测诊断。目前研究提示隐匿性CHB与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HCC)有关。
乙型肝炎肝硬化
其临床诊断的必备条件包括:
①组织学或临床表现提示存在肝硬化;②病因学明确HBV感染。排除其他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HCV感染、乙醇、药物等。
临床上常根据有无主要并发症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为更准确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判断死亡风险,可按5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
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
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和腹水;
3期:有腹水,伴或不伴静脉曲张,无出血;
4期:有出血,伴或不伴腹水;
5期:脓*血症。
1~2期为代偿期肝硬化,3~5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1、2、3、4、5期1年病死率分别为1%、3%~4%、20%、50%、60%。并发症的出现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因感染过程中HBVDNA和ALT水平是可变的,故应对所有慢性HBV感染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测,明确肝病是否进展,并及时治疗,尽最大努力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注释: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DNA水平高,ALT正常,肝组织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往期相关: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乙肝五项与相关概念)
乙肝防治-母婴阻断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
慢性乙型肝炎之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更新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3(12).
2、美国肝病学会乙型肝炎诊治指南要点[J].临床肝胆病杂志.,29(2).
3、陈炎,陈亚蓓,陶荣芳.年美国《慢性乙型肝炎指导意见》介绍:慢性乙型肝炎特殊人群管理及治疗推荐更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8(1):35-38.
4、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J].中国医刊,.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