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日多处果园发现木虱危害夏梢,黄龙病防治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8/5496904.html

前段时间,赣南地区经历了将近20多天的雨水天气,直到6月11号才迎来雨后的第一个天晴。由于长时间的降雨影响,雨后出现的高温高湿气候为病虫害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天气因素未能及时喷药防护等,使得很多果园的溃疡病、褐斑病、红蜘蛛、蚜虫、潜叶蛾、青虫等病虫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爆发,这不,正值夏梢抽发,这段时间又怎么可能少得了木虱这个柑橘终结者凑热闹呢?

近日,笔者走访了赣南好几处果园,发现不少果园均有木虱在危害赣南脐橙的夏梢。众所周知,柑橘木虱是感染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虫介,任何一个果园出现木虱绝对都是我们最不想看见的,因此对于柑橘木虱的防治自然是不得松懈的。想要冬季少砍树,那么在嫩梢期的时候就一定得防治好柑橘木虱。

正确认识柑橘木虱

柑橘木虱属于同翅目木虱科,在我国危害柑橘的木虱系柑橘亚洲木虱。柑橘亚洲木虱在我国的几个柑橘主要产区均有分布,柑橘木虱也是柑橘嫩梢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寄主在柑橘嫩梢上产卵,孵化出的若虫则通过吸取嫩梢汁液为生,直至羽化长为成虫,被取食严重的嫩梢可出现凋萎、畸形等。

柑橘木虱的形态特征

木虱成虫体长约3毫米,体色常为灰青色且伴有灰褐色斑纹,被有白粉。在树叶停息时尾部会翘起与停息面成45°角。腹部背面呈灰黑色,腹面浅绿色,头顶如剪刀状突出,有3个橘红色单眼,复眼则呈暗红色。前翅半透明且边缘伴有不规则灰褐色斑纹散布,后翅为无色透明状。

雌虫在孕卵期腹部为橘红色,腹末端尖,产卵鞘坚韧,产卵时将柑橘嫩叶刺破后将卵柄插入。木虱卵初产时呈乳白色,后为橘黄色,等快到孵化时则变为橘红色。形状与芒果相识,长约0.3毫米。木虱若虫为扁椭圆形,一共有5龄生长期,刚孵化时呈米白色,2龄后则开始显露翅芽,3龄开始则为黄褐色,体表常伴有白色蜡丝分泌物。

柑橘木虱的生物习性

正常情况下柑橘木虱一年可发生11~14代,田间世代重叠。木虱发生的代数和柑橘抽发新梢的次数有关,而每代存活的周期则与气温有关,一般来讲,木虱一年四季均可危害柑橘,只要有嫩梢抽发木虱便会飞去取食其汁液(通常带病木虱只要在新梢上取食5小时以上即可传染黄龙病)。

其次,木虱一般更喜欢危害衰弱树,因为衰弱树通常比树势好的更先抽发出新梢,且所抽发出的新梢多为短而嫰,非常适合木虱的取食和产卵。另外,一般秋梢和晚秋梢木虱的数量发生最为严重,其次为夏梢,后为冬梢和春梢(冬梢和春梢主要是受越冬木虱危害)。

通常,柑橘木虱成虫在8℃以下时会静止不动,当温度达到14℃以上则能飞可跳,而在18℃以上即可产卵繁殖,木虱最适宜的温度是25~35℃,如果当温度达到42℃时,柑橘木虱的寿命则会大幅下降,一般只能够存活2小时左右。

柑橘木虱的防治方法

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及物理隔绝防治等三种。

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利用柑橘木虱的天敌对其进行捕食或寄生从而达到减少其数量的目的。其中柑橘木虱的寄生性天敌主要为亮腹釉小蜂和阿里食虱跳小蜂两种,而捕食性天敌则有很多,比如捕食性瓢虫和草蛉、蜘蛛、蚂蚁、螳螂等,甚至连对红蜘蛛也有捕食作用的捕食螨也可以捕食柑橘木虱。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喷施化学药剂来毒杀柑橘木虱从而达到保护树体不受其危害的目的。可以用来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药剂有很多,像很多菊酯类、烟碱类及部分有机磷类农药都对柑橘木虱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建议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化合物一起复配使用,以增加防治效果及有利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另外,对于柑橘木虱发生严重的地区,在喷药时,建议再加上杀卵块的药剂进去,这样一次打药就可以把成虫、若虫和卵块一同打干净,防效更理想!

3.物理隔绝防治:物理隔绝防治主要是通过给果园搭建防虫网来达到隔绝外界木虱危害果树的目的。搭建防虫网的这种方法是近几年来才开始流行的,在黄龙病爆发严重的地区比较常见,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使用,主要是此种方法成本过高,再加上防虫网的寿命较短,一般果农接受不了。

为何黄龙病年年防治年年有?

黄龙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1.种植购买脱毒苗:不贪图小便宜,不要在流动苗贩子手中购买柑橘种苗,应去正规大苗圃购买脱毒苗。

2.砍除发病树:对于感染上黄龙病的果树,应按照“先喷药后砍树”的原则及时地砍除,减少病源,并对病树树蔸及时浇施草甘膦,防治其长芽复活。

3.统一喷药、统一放梢:平时注意抹除零星抽发的枝梢,减少木虱的食物来源,待到大部分新梢都快抽发出来的时候再统一放梢,统一喷药保护。

统一放梢和统一喷药是防治柑橘木虱的重中之重,柑橘木虱之所以防治不彻底、繁衍得越来越多,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每个果园打药的时间不统一,及放梢不统一。

比如A、B、C、D四个人的果园都在同一个地方,且每个人的果园都紧挨着彼此,假如今天A在打药,B、C、D三人则计划在一个礼拜后再打药,那么假如A的果园存在木虱,在A打药的时候肯定会杀死一部分的木虱,但是同时也肯定会有一部分逃走的木虱飞往B、C、D三家的果园中躲藏危害,待过几天A的果园的药味散去则又会有木虱飞回来继续危害。而等到B、C、D三人打药的时候木虱又是以如此的方式逃过一劫,反复地继续恶性循环下去,最终导致木虱呈现出“年年防治,年年还有”的尴尬局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