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师,支教和田6载余,意外骨折仍拄着双拐坚持授课,把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多名师生先后送到北京深造;
她是医生,浇灌医疗领域的“荒漠”,让年轻医生在自己身上扎针练手,为昆玉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是“奶牛专家”,整日泡在高原牧场,解决给牦牛称重、打预防针等难题,风吹日晒,“90后”的小伙儿变得像“70后”……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地方,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他们的身上,有着撼动山海的坚持与勇气,是现实中的山海情。
数载扶贫路,一生老乡情。他们践行首善精神,勇担百姓重托,用心用力用真情,扶贫扶志扶信心。他们将扶贫支援精神融入血液,将共产*员的初心使命印刻在骨子里,将扶贫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对口支援当成一辈子的事业。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头发白了,肤色黑了,嗓门儿大了,血压高了……真正走上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支援工作者都要面临身体、心理、环境、工作、家庭五大考验。
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王猛工作的当雄县,距离拉萨市区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米,是拉萨海拔最高、氧气含量最少、位置最偏、条件最艰苦的区县。当过12年兵的王猛没有想到,初到当雄,走路竟然基本靠“挪”,动作稍大点儿就喘不上气来。
头晕、头疼、心悸、恶心、呕吐、失眠……各种高原反应接踵而来。当雄区域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路况不好,一天下来走访不了几个地方。一次下乡遭遇车祸,王猛胸口受了伤,坐卧行走都受影响,但他依旧咬牙坚持走访。
援藏三年,他走遍了当雄所有的乡镇、村组、学校,走访了大量的牧民群众,为当雄引进天然饮用水、牦牛肉等20多个产业援藏项目,在这个连青稞都种不了的地方栽下了“摇钱树”。年7月,当雄县通过国家脱贫摘帽考核验收,王猛的头发也白了一半。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从远方来客,到被认成老乡、当地人,扶贫“战士”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同当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
初到拉萨市当雄县郭庆村,援藏干部陈立文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几乎拜访了所有养牛的牧民。因在调研中皮肤被晒得黝黑,不少人把他这个“90后”认成了“70后”。
陈立文发现,对牧民们来说,靠人工给牦牛肉牛称重是个又累又麻烦的事儿,大家干脆一买一卖才称,忽略了牛的成长管理。这位“奶牛专家”为高原牦牛设计了多功能通道式育种秤,不仅可以测量牛的体重、体脂,还可以为牛打预防针,省去人工生拉硬拽的麻烦和危险。现如今,当地已有不少牧场用上了育种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陈立文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给当雄县留下一项专利。
年过五旬的平谷桃农李广富,响应结对帮扶,跑到*和田洛浦县种桃。李广富与北京农科院、平谷区果品办专家亲自带领农户研究、实验,逐步摸索出一套“盐碱地种植法”。
夏天,和田地区中午高温暴晒,导致盐碱量迅速上升。李广富带领工人加班加点,加快土质改良。当地村民阿尔孜古丽·麦提库尔班说:“在挖排碱沟的时候,他们白天黑夜不休息,太辛苦了。李总现在晒得黑黝黝的,跟我们农民没啥区别。”
曾有人这样总结,北京的扶贫支援干部主要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家庭的挑战,他们年富力强,上有老、下有小,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二是身体的挑战,援派地方条件艰苦,要么缺氧低压,要么风沙弥漫,要么常年严寒,需要克服身体不适,甚至随时面临的危险;三是心理的挑战,他们远离亲人,孤单寂寞,忍受长时间和亲人分离的痛苦;四是环境的挑战,离开原来的工作生活环境,尽快融入陌生的新环境,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带来挑战;五是工作的挑战,脱贫攻坚任务很重,要求很严、责任很大,工作要求要精准、扎实、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这些困难,被他们一一克服。在扶贫支援地,他们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牛,一步一个脚印,带着老乡们走出贫困。
大爱无言,点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大爱无言,温暖人间。对于贫困地区看不上病的老乡、偏远地区的学生……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们用爱心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是一座在戈壁滩上诞生的年轻城市。年,北京投资万元医院正式投入运营。
医院之前,53岁的王红宇对当地缺乏医疗人才的情况有一些心理准备。但来了才发现,科室新来的3名医生毕业都不到一年,实践经验很少。来了病人,她们都不敢下针。
“别怕,在我身上扎针,这样我才能发现你们的问题。”在王红宇的鼓励下,年轻医生战战兢兢地在师傅身上练习扎针。“轻了,下手再重点!”“这针扎得准!”体会着不同的针感,王红宇同步指导,3位年轻人迅速成长。“只有让本地的年轻医生学会了,才能真正把技术留下来。”把针灸技术留在当地,是王红宇最大的心愿。
挂医院院长的任轶,带队开展健康精准扶贫“爱膝行”,至今已经救助15位患者,争取救助资金余万元。41岁的德吉9年前出现了关节疼痛症状,由于没能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坐上了轮椅,吃、穿、上厕所都需要丈夫帮助。“成了一个没用的病人。”德吉回忆起来有些伤心。在“爱膝行”帮助下,她术后第三天就成功下地,而且手术没花一分钱。德吉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牵着孩子的手在家门口散步。
在青海玉树,北京援青教师郭仲强一年就写出一部多页的英语教材。这本教材,有一半篇幅是他吸着氧写出来的。
在玉树,郭仲强发现不少孩子直到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学校也没有固定教材,全靠老师零散地教一些语法。担任副校长的他决定为孩子们编一本教材。
郭仲强放弃了节假日,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编写教材上。在高原,郭仲强的血氧值一直没有达标,高原反应半夜两三点钟睡不着觉,他就翻身起来再写上一会儿;一次打水意外闪伤了腰,每坐半小时就得躺下休息一会儿,但为了赶教材,他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
年4月初,8万多字的教材终于完成了。这部饱含着心血的教材,可以让学生两年内从英语零基础达到高二水平。“好好学英语,将来走出高原,看见更大的世界。”援青结束离开玉树时,郭仲强这样勉励学生。
在*和田,康柏利白天授课,晚上义务为学生补课,自掏腰包购买汽车零部件用于教学实践,即使意外骨折仍然拄着双拐坚持授课。在他的协调下,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多名师生先后到北京学习深造。
大爱无言。为了让广大贫困群众生活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北京的扶贫支援工作者将赤诚之爱撒播到希望的田野上,生动诠释了共产*人的初心使命。
“手机里的爸爸”,舍小家为大家
“我是孩子‘手机里的爸爸’。”杨旭常这样自嘲。他是北京市第五批援助内蒙古的干部,年4月到通辽市担任扶贫办副主任。当时,孩子还不到10个月。作为父亲,杨旭错过了孩子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重要阶段,只能抽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