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20307/10391087.html5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扶贫工作成效以及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展。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介绍了*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扶贫工作成效、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措施、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发展成绩和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
健康扶贫成效:
帮助近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脱贫
何锦国表示,*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健委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帮助近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是全面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实现农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明确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标准,历史性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基层缺机构、缺医生问题,实现农村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治疗。
其次,医院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差距不断缩小。医院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实现每个脱贫县至少有1医院,98%的脱贫县至少有1医院,医院收治病种的中位医院整体水平的90%,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第三,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帮扶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建立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贫困患者实行精准分类救治。截至年底,累计救治多万人。
第四,重点地区重点疾病防控取得历史性成效。坚持预防为主,实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长期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艾滋病、包虫病和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全国累计支援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近10万人
增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是健康扶贫的重点任务之一。何锦国介绍,脱贫攻坚以来,国家持续加大了*策、资金、项目的支持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期间,中央财*累计投入资金1.4万亿元,支持脱贫任务重的25个省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同口径年均增长11.6%,还专门设立了个贫困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贫困地区建设项目实行“应纳全纳”,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所在省份15万多个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建设。
二是*策供给不断强化。在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招聘、使用和激励保障各个环节,持续增加*策供给。免费培养农村定向医学生,补充到农村基层。适当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人才的年龄、学历等条件,进一步拓宽人才入口关。国家卫健委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累计招聘多名全科医生,派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通过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持续巩固乡村医生队伍,不断提升乡村医生队伍整体水平。
三是优质资源持续下沉。医院,国家卫健委组织医院与医院结对帮扶,11.8万人次的医务人员蹲点基层服务,着力传、帮、带。对乡村两级,通过“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巡诊、派驻等灵活方式,解决乡村两级机构缺乏合格医务人员的问题。全国累计支援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近10万人。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贫困县并且向乡镇卫生院延伸,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国家卫健委会同工信部开展互联网+健康扶贫应用试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健康扶贫质量和成效。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建设:
乡村两级诊疗量县域内占比长期保持2/3以上
农村卫生事关亿万农民身体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诸宏明表示,*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以县域为单位根据服务人口和半径,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打造15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到年底,全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貌都已经得到了改善。
群众就医环境也进一步改善了。国家卫健委先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指导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居民县域内的就诊率超过90%,乡村两级诊疗量县域内占比长期保持2/3以上。
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方面,国家卫健委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主动式的服务,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到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了84元,农村居民能够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预防接种、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
此外,为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服务质量同质化,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引导医共体提升医疗能力,同时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90%以上的试点地区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开始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农村居民已经能够在基层获得县级甚至省市级专家高水平的服务。
防止因病返贫:
建立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
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性任务。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介绍,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数据显示,在农村贫困家庭中有万贫困家庭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占整个家庭贫困户的40%。
对此,何锦国介绍,国家卫健委在原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与国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络对接,与有关部门数据比对,建立了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地摸排完成了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健康和保障情况。建立了工作台账,精准落实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等具体的帮扶措施,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帮扶,切实防止出现规模性因病返贫。
何锦国还介绍,各地也有不少好做法,比如河南省对新纳入系统的重点监测对象要求一周之内入户核实基本信息,一个月内落实健康帮扶措施。同时,每周都与乡村振兴局同步更新数据。甘肃省建立了基本医疗有保障动态监测平台,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反馈和异常数据督办制度,每月向市县反馈基本医疗和健康帮扶*策落实方面的监测信息,向各市县反馈信息。以督办单、电话核实、抽查暗访、复检复核等方式“点对点”预警反馈、督办调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